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37155
2025年07月31日
李煜《书述》一篇,词采华美而意蕴单薄,不过亡国君主自矜翰墨耳。观其所论笔法,故作高深之态,实则堆砌典故,未得书法真谛。其文风绮靡浮艳,恰似其人,终日沉溺于风月而不思治国之道。纵有片言只语可采,终究难掩其才短识浅。后世论者多惑于其帝王身份,未免过誉,殊失公允。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古画品录
知书房
古画品录
谢赫 著
又称《古今画品》或《画品》。 画评、 画品。南朝齐谢赫。 南朝齐梁画家谢赫著。共一卷。成书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532~549)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品评画家绘画的论著。 有《津逮》本、《说郛》本、《百川学海》本、《书画谱》本、《学津讨原》本、《美术丛书》本。评论自三国吴到萧梁三百年间二十七个名画家的绘画作品。根据他们的艺术造诣, 分成六品: 第一品陆探微、曹不兴、卫协、张墨、荀勖。第二品顾骏之、陆绥、袁茜。第三品姚昙度、顾恺之、毛惠远、夏瞻、戴逵、 江僧宝、 吴暕、 张则、陆杲。第四品蘧道愍、章继伯、顾宝光、王微、史道硕。第五品刘顼、晋明帝、刘绍祖。第六品宗炳、 丁光。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论”,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指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为“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品评绘画的重要著作。树立了绘画批评的典范,成为后世论画和鉴赏批评的标准, 以致“六法”一词,后来引伸成为中国画的代称,或理论、技法的总称。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知书房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萧衍 著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而“规矩必周”;次评钟繇、二王书,亦“褒贬大备”。
书后品
知书房
书后品
李嗣真 著
书法评论。唐李嗣真著。一卷。是书所载82人,分为十等,各有叙录。有评有赞,条理秩然。称后品者,盖有王愔、王憎虔、袁昂、庾肩吾等曾有书品在前。前品已定,则不复铨。此书只在上上品之上更列逸品,为嗣真所创,以明其在九等以上。文中“登逸品数者四人”,可能仅指张、钟、二王,不包括李斯,故有一人之误。有《说郛》宛委山堂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654150
这篇《书述》内容空洞,只是堆砌辞藻。李煜这个人整天沉迷书法,说什么运笔秘诀,其实根本脱离实际。他当皇帝时国家都不要了,还有闲心写这些没用的东西。文章看起来花哨,仔细读却发现毫无深度。后人还把他捧那么高,我想不通。政治失败的人写这种文章,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比起实用价值,更像是在炫耀技巧。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知书客417495
读李煜的《书述》,无论是书法理论还是个人心得,都展现了他的深刻见解。他的叙述清晰有条理,对书法的运笔、结构都有详细说明,体现了他在艺术上的实践与思考。后人阅读此文,既能了解他的书法理念,也能感受到他的严谨态度。一个帝王能把书法钻研到这种程度,实属难得。文字简练但内容充实,对书法学习者有实际帮助。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知书客288175
好书,但不容易搞懂。开始读有点费劲,慢慢才看出门道。随便翻一页也能读,从头到尾看也行。心情好的时候可以看,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可以看。聪明人能从中学到东西,普通人也能有点收获。倒霉的时候应该读,顺利的时候更应该读。光欣赏文字没用,要琢磨里面的意思。琢磨透了,就是你的本事。
书述
知书房
书述
李煜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