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1532
2025年06月28日
《龙文鞭影》是古代启蒙经典的瑰宝,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训诫犹在耳畔,这部汇集典故的蒙学佳作,以其精炼生动的四言韵语,不仅传授了历史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传统道德人格,堪称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朱子家训
知书房
朱子家训
朱用纯 著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全文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刘子
知书房
刘子
佚名 著
亦称《刘子新论》、《新论》等。初见于《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著录并题为刘勰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北齐刘昼、孔昭撰,唐袁孝政注。或以为刘勰,或以为刘孝标,未知孰是。”但《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提要》等多认为是刘昼所撰。十卷五十五篇。“泛论治国修身之要,杂以九流之说”。评论儒家,说他们“顺阴阳之性,明教化之本,游心于六艺,留情于五常,厚葬文服,重乐有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尊教其道。然而薄者流广文繁,难可穷究也”(《九流》)。以为九流之中,儒与道是最重要的两派。提倡诵读儒家经书,说“不游六艺,不知智之源”(《崇学》)。主张遵循儒家礼教和道德规范,提出治世之人“宜以礼教为先”(《九流》),说“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思顺》),指出统治者必须“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休民力”(《爱民》),欲以儒家学说弥补道家思想之不足。有《文津阁》本等。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子集校》。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列女逸事。可补史阙。如《史阁部》记扬州城陷时,史可法自诣清营,不屈被杀,大义凛然。“谈艺”占全书三分之一,以神韵说评诗论画,亦有见解。“谈异”专记神鬼怪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诙谐嘲谑,寓有劝惩褒贬之意。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闽中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铅印本等。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5695
奇书,《龙文鞭影》,蒙学之瑰宝!妙哉、绝哉、神哉!可晨读,可夜诵;可正襟危坐研读,可倚榻闲翻玩味。童子开蒙当读,成人修身更当读。识字时可读,明理后更需重读。教书先生奉为圭臬,寻常百姓亦能获益。背千首诗不如通一经,读万卷书不如精此册。以典为鞭,以文为影,鞭影所至,开智之门!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知书客831778
中国古代著名蒙学读物,语言简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朗朗上口。对于现代人来说,可以视为一部中国古代历史典故、文人趣事、神仙传奇的汇编宝典,更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古代文献的目录索引,教育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非凡。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知书客727831
龙文是千里马的名字,千里马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驰骋,喻看了此书的孩童就可能成为千里马。光是这个名字,就体现了汉语精微高妙的文学性。如果真能看懂这本书,一个孩子的确会知道很多以往的故事,至于能不能成为千里马,却不是看一本书就能知道的。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