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78115
2025年09月04日
兵书,军法的祖宗。服气、佩服、服帖!打仗时能用,和平时也能用。将军能学会,小兵也能学会。失败时要读,胜利时也要读。年轻时要看,老了也要看。读一百遍不如用一遍,用一百遍不如懂一遍。懂了这个,打仗就明白了。看别人打仗不如自己打仗,自己打仗不如懂打仗。懂了这个,就当将军了。
司马法
知书房
司马法
姜子牙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美芹十论
知书房
美芹十论
辛弃疾 著
兵书。又称《御戎十论》。宋代辛弃疾撰。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上奏分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主张的美芹十论1卷。其中审势、察情、观衅3论,言客观上金之可胜。其余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7论,则言主观上宋之能胜。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著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相传为姜太公吕望所撰。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书并非殷周时赐的作品,而是后人托姜太公之名写成的。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从此书的内容,文风及近年出土文物资料等分析,可大致断定《六韬》是战国时期典籍。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练兵实纪
知书房
练兵实纪
戚继光 著
中国古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明代戚继光著,成书于隆庆五年(1571年)。 共9卷,附杂集6卷。现存有明刻本,清代以来有众多的抄本和刻印本,多种丛书亦收录。全书可分为练卒和练将两大部分。正集一至四卷为练伍法、胆气、耳目和手足,侧重单兵训练;五至八卷的场操、行营、野营、战约和杂集中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则为营阵训练。通过训练达到“联异为同,聚少成多,合寡为众”, “万人一心,万身一力”,以取得“防身杀贼立功”的实效。该书反映了在当时的作战 对象和火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编制装备的改进,即车、步、骑、辎各营配备较多火器。同时,反映了练兵方法的革新,即训练步兵、骑兵、车兵和铳手、炮手等配合作战,以发挥各种武器的威力。这具有时代的特点。作者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将官的品德修养,战术和技术修养,以及养兵、练兵、用兵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作者还主张兴办“武庠”,训练将官,并放到实战中锻炼,以培养深谙韬钤的良将。《练兵实纪》总结了明代的练兵经验,且文字通俗,便于官兵“口念心记”,掌握运用,对当时边备修整,保持安宁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兵家所重视。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3651
在军事典籍中翻阅,这类书往往艰深晦涩,但《司马法》却让我眼前一亮。很多人只看到它讲述的战术谋略,而我更看重其中"以战止战"的思想。打仗不是为了逞强,而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让百姓少受苦难。这种超越时代的战争观,放在今天依然适用。统治者能用这样的智慧治军,百姓就有福了。书里还有很多类似的见解,每次重读都有新收获。
司马法
知书房
司马法
姜子牙
知书客488318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 《司马法》中的这一古训,道出了军事与仁政密不可分的深刻真理,这部春秋时期的兵法典籍不仅展现了冷兵器时代的战术智慧,更揭示了中国古代"兵刑合一"的政治哲学,它将战争伦理升华为一种文明教化的境界。
司马法
知书房
司马法
姜子牙
知书客215924
姜子牙的《司马法》是古代兵法的经典。很多人看重其中的谋略与战术,但我更关注其中的治军思想。书中强调军纪严明,赏罚分明,这些原则实际上适用于任何组织管理。姜子牙提出"以战止战"的理念,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对和平的追求。这本书的军事哲学远比表面看起来深刻。掌权者往往只关注权谋,却忽略了这些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司马法
知书房
司马法
姜子牙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