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98495
2025年09月04日
读过沈约的《宋书》,我感受到一种力量。历史书上那些人物,他们面对困难时的选择,让我明白人生的道理。 古人在乱世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刘裕出身贫寒,但他不放弃。他一步一步从士兵做到将军,最后建立宋朝。这告诉我们,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现在的年轻人总抱怨条件不好,但他们不知道,条件差的时候更要奋斗。 书里写了很多官员的故事。他们有的清廉,有的贪婪。对比很明显。清廉的官员日子过得苦,但他们心里踏实。贪婪的官员一时风光,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这让我想到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很多人都想走捷径,但真正能成功的,还是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南朝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发展很好。谢灵运的山水诗,鲍照的乐府诗,都在那个时代产生。这说明即使在困难时期,人也能创造美好事物。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应该珍惜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 书中记载的战争很残酷。很多人失去生命,很多家庭破碎。但总有人站出来重建家园。这种精神值得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勇敢面对,想办法解决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了历史的重量。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为生活奋斗,我们也不例外。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坚持正道,不怕困难,就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这就是我从《宋书》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
宋书
知书房
宋书
沈约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史记
知书房
史记
司马迁 著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著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和《南史》打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利于比较出各朝代、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准确勾勒的历史形势和历史变化趋势,体现历史发展的本质性特点。
辽史
知书房
辽史
脱脱 著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3879
沈约的《宋书》让人有点看不懂。他写刘裕如何打仗,写得详细,但说不清为什么刘裕能赢。写刘义隆的时候,一会儿说他聪明,一会儿又说他优柔寡断。萧道成的事情更奇怪,明明是个谋权的人,却写得像忠臣一样。整本书看下来,感觉作者自己也没想明白要怎么写。可能是当时政治环境复杂,他不敢写得太明白。但这样遮遮掩掩,反而让读者更糊涂了。
宋书
知书房
宋书
沈约
知书客288432
史笔如刀,字字见血!《宋书》者,乱世之镜也。帝王将相可读,贩夫走卒亦可读。得意时读之知戒惧,失意时读之得慰藉。朝堂风云,不过纸上一局棋;江湖恩怨,无非史中几行墨。既可当治世宝典看,也能作消闲话本观。沈约一支笔,写尽南朝兴衰事,更写透人性亘古不变之理。读至会心处,拍案叫绝;阅至痛心处,扼腕长叹。一部《宋书》,半部人生!
宋书
知书房
宋书
沈约
知书客197825
翻看《宋书》时,我发现写史的人明显站队了。里面夸刘裕的话太多,像是有意忽略他夺取皇位的手段。他们说萧道成如何贤德,却回避杀戮宗室的事。史书这样写,无非是新朝统治者需要美化自己。这种写法让历史的真相变得模糊。我看不出客观记录的态度,更多的是政治需要。读者能清楚感觉到有人在操控历史的写法。真相也许永远被埋没了。
宋书
知书房
宋书
沈约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