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84636
2025年09月03日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著
《难经》是战国时期成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血证论
知书房
血证论
唐宗海 著
中医临床医学专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八卷。唐宗海著。书成于光绪十年(1884),现存有光绪十年刻本及嗣后刊刻的十余种刻本。光绪十六年唐氏家藏板刻本其后附有《医学一见能》。光绪十八年江顺成书局出版唐氏《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收录此书于其中。1958年及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铅印本。卷一为血证总论;卷二~六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个中有不少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迪。卷七~八为方论,共收200余方。
灵枢经
知书房
灵枢经
佚名 著
医经著作。又名《黄帝内经灵枢经》、《灵枢》,古又称之为《针经》、《九卷》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著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为《内经》的组成部分。本书之成书年代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后也又续有增补,非一时一人之作。本书又名《灵枢》、《黄帝内经灵枢经》、《针经》、《九卷》等。隋、唐时出现多种不同传本,但古版本均已佚,现存系南宋时期史崧重新编校本,名为 《灵枢经》。本书卷次,代有变异,原为9卷,现行的《灵枢经》单行本则为12卷。本书载文81篇。内容十分丰富,论及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解剖学、病因病机学、摄生学、诊断学、治疗学以及医德和医学教育等各方面内容。其核心理论是脏腑经络学说,论述重点是经络、俞穴、营卫气血的运行和针灸疗法。说理工具有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取类比象。《灵枢经》的问世,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定,并为其后的医学发展尊定了基础,对几千年来的中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虽然书中有些内容至今尚难以证实,甚至不无糟粕,然其内核是合理的。《素问》、《灵枢》合刻本见《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单行本有元刊本,197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02495
奇书?未必。表面条理清晰,实则漏洞百出。可奉为圭臬,可弃若敝履。初学者读之惑,老手读之笑。冬月可读,三伏亦可读,只是未必管用。达官显贵信其言,乡野村夫疑其术。病入膏肓时翻两页,身强体健时垫桌脚。拜师不如疑师,背书不如问书。问个明白!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客217993
在这杏林典籍中翻读,吴瑭的《温病条辨》对我而言不仅是一部医书,更见作者济世的热忱。世人多赞叹他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的创举,而我总忍不住想,在那个伤寒论一家独大的年代,敢于另辟蹊径是何等勇气。医道如朝堂,正统之说最难撼动,他能突破桎梏,为后世开新路,这份执着比医术更令人动容。翻阅之际,常觉字里行间都是医者仁心在跳动。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客169190
自暮春始至仲夏终,历时四月方读罢此书。卷二痉湿暍诸论尤为要害,几度搁卷细思而后得解。吴氏本医门圣手,复能采撷群言,条分缕析,将温病证治说得这般透彻,真所谓启千年之秘,开万世之蒙者也。其立法精严处,使人凛然生畏;用药精妙时,又令人拍案叫绝。癸卯初夏,病中读此,愈觉医道之精深,竟与造化争衡矣。
温病条辨
知书房
温病条辨
吴瑭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