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94552
2025年09月04日
有人说:"袁淑的文章太华丽,内容太少。"我开始好奇他的作品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翻了《袁阳源集》,发现他的文字确实很讲究,辞藻堆砌,但读完之后,却记不住他到底说了什么。比如他写景,用了一大堆漂亮的词,可画面却模糊不清,不如陶渊明几句白描来得生动。他写议论,引经据典,排比对仗工整,但论点却软弱无力,比不上同时代范晔的犀利。 南朝文人喜欢骈文,讲究形式美,袁淑也不例外。他的文章里,四六句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像唱歌。可是,这种美是空洞的。比如《桐赋》,写一棵树,用了无数比喻,却没有真正写出桐树的精神。读完后,我只记得一堆华丽的词,却不知道桐树到底什么样。 更奇怪的是,他的一些文章,明明可以简短说清,却非要绕来绕去。比如《鸡九锡文》,讽刺封赏泛滥,本来是个好题材,但他写得过于曲折,反而削弱了批判的力度。讽刺文学应该一针见血,而不是让人猜谜。 我试着读他的诗,发现同样的问题。辞藻精美,但感情平淡。他写离别,写怀古,都没有真正打动人的力量。读他的诗,就像看一幅工笔画,细节精致,却没有灵魂。 有人说他是南朝文坛的重要人物,可我读完后,却觉得他的名声有点言过其实。在那个崇尚形式的时代,或许这种文风很受欢迎,但今天看来,实在有些过时了。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写宋玉为楚襄王述说,楚国先王游于高唐之台时,曾梦见巫山之女,“王因幸之”。此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听罢,便令宋玉撰《高唐赋》。赋先写高唐之大,登岩眺望,可观百谷汇集。然后写树木郁盛,奇葩覆盖,盘石险峻。又写花卉香草,斗艳吐芳,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再写当年的游仙方士以及礼神、打猎的情景。这篇赋等于引导楚王游览了一趟高唐。最后讲“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即所谓“曲终奏雅”,稍进讽谏之意。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指出宋玉的赋,“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这两大特点,在《高唐赋》中充分地显现出来。历代学者对宋玉《高唐赋》及其他几篇赋的真伪,提出过一些疑问,认为当出于汉武帝以后人的假托,但无确据。《高唐赋》对汉赋影响较大,所述高唐神女的故事,在后世读者中流传颇广,以至历代文学作品中常以“巫山云雨”来比喻男女情爱。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著
辞赋名篇。东汉张衡作。《文选》见载。二京,指汉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汉书·张衡传》云:“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仍成。”一说:“昔班固覩世祖迁都于洛邑,惧将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圣之正法也,故假西都宾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而为东都主人折衷以答之。张平子薄而陋之,故更造焉”(《艺文类聚》载《西京赋·序》)。上篇《西京赋》,假借凭虚公子之口,先状西京地理形势之优越、高祖之定都,随即从各方极力铺陈西京的豪华奢靡:宫廷建筑的宏伟、城廓宅第的宽整、市场的繁荣、商贾的欺诈、游侠辩士的豪为、郊畿的殷富,及上林禁苑的游猎水嬉、百戏淫乐等。下篇《东京赋》则借安处先生之言,追溯历史,从周姬之末“政用多僻”,到西秦“思专其誃”的破灭,再历数两汉各代帝王,赞美了汉高祖、文帝、武帝、光武帝等的文治武功,又极状洛阳形胜,汉室仪轨等。《西京》意在讽谏,暴露了王室的腐败,反映了某些社会现实;《东京》旨在陈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文章描摹宏富,变化多端,辅陈夸张,跌宕有致,议论真切。晋夏侯湛《张平子碑》称其“《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与。”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张衡《二京》,迅拔以宏富。”文章旨在超出《两都》,极力追求完备,铺叙夸饰之不足,则继以风发议论,成为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既是汉代最后一篇京苑大赋,也是前人赋宫殿游猎山川京城的集大成之作。
哀永逝文
知书房
哀永逝文
潘岳 著
辞赋名篇。西晋潘岳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本文作于元康六年,为亡妻送殡之辞,描写了作者和亲属哭别、送葬、安葬、归来哭祭的一天殡葬活动。清晨,嫂侄慈姑、作者自己及送殡者,“咸惊号兮抚膺”;拆席送葬时,凄切增欷,俯仰挥泪;将灵柩安葬之后,“归反哭兮殡宫,声有止兮哀无终”。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多层面抒写作者自己对亡妻永别的悲痛情感。先是叙事显情,逝日永长,离居遥远,终天不返,以示绝别的悲哀;接着想象亡妻仿佛徘徊故宇不忍离去,以幻觉突现思念深情;再用外部自然悲景来烘托,马回首不前,鱼仰沫失濑,风冷冷入帷,云霏霏承盖,因物写人,悲痛难言;又用“遇目无兆,寤寐弗梦”的希望之破灭,将悼念之情写到极端。全文叙事言情,真实具体,流自肺腑,富有感染力。汉武帝的《李夫人赋》也是用幻觉、悲景、梦幻来写思念之情,本文不能说不受其影响,而凄凉深婉则远过之。
精选书评
知书客157454
自八月中旬至十月初读完这本书,花了两个月时间。袁阳源的文集收录了他的奏议和诗文,每一篇都写得很有力量。这个人出身不高,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大官。他的文章说理清楚,办事也实在,让人看了很受鼓舞。我特别喜欢他写给皇帝的那些建议,既有胆量又有办法。读完觉得做人做事都要像他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壬寅秋日记于北京。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868757
妙文,无聊之极!苦也、闷也、烦也!竖着翻嫌长,横着翻嫌短。晴天读无趣,雨天读更无趣。学究未必懂,俗客更无趣。春风得意时不必读,穷困潦倒时也不必读。逢人不如饮酒,饮酒不如看月。看月之乐岂是此等腐儒文字能比!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578393
在书店里翻完《袁阳源集》,别人都夸他文章写得好,我却觉得他的为官之道更值得看。袁阳源做官时敢于直言,还能把事情办成,这点最难。当官的人往往怕得罪人,他却能坚持原则。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做官不光要有才华,更要有担当。历史书上写了很多清官,但像他这样既正直又有能力的很少。看完这本书,我对古人又多了几分敬意。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