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57454
2025年06月21日
自八月中旬至十月初读完这本书,花了两个月时间。袁阳源的文集收录了他的奏议和诗文,每一篇都写得很有力量。这个人出身不高,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大官。他的文章说理清楚,办事也实在,让人看了很受鼓舞。我特别喜欢他写给皇帝的那些建议,既有胆量又有办法。读完觉得做人做事都要像他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壬寅秋日记于北京。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风赋
知书房
风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后人或疑为伪托。旧题战国时代楚人宋玉撰。见于《文选》卷13。这是一篇巧妙的讽谏性作品,借楚王和宋玉的问答,展开关于“风”的文章。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风,即“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赋)》、 《智(赋)》,宋玉《风(赋)》……,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著
三国魏阮籍著。又称《阮步兵集》、《阮嗣宗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前后变化较大。《乐论》大约写成于正始初年(正始年始于240年,终于248年),继承了儒家的礼乐观,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认为“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通易论》、《通老论》写成于正始年间,强调儒道合流,名教与自然相结合,主张“臣之求君,阴之从阳”(《通易论》),认为名教的基础在于自然,理想社会应当无为而治,“君臣垂拱”(《通老论》)。《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写于正始之后,全面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自然、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皆一气之盛衰;善恶、是非、死生都无所区别;理想的人生应当无慧无求,顺应自然,“恬于生而静于死”(《达庄论》);认为今日士大夫恪守礼教当与裤中之虱无异;理想的社会形态应当无君臣、无礼法。现存最早版本是明嘉靖间陈德文、范钦刻本,此外还有天启、崇祯间张燮编《七十二家集》本,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辑入《全三国文》本(1958年中华书局重印)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陈、范本为底本校勘出版两卷本,上卷文,下卷诗。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著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作。江淹文集最早为自己生前编定,《梁书·江淹传》:“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隋书·经籍志》所载不同:“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注云:“梁二十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前后集各十卷。自宋代起,一般只著录十卷。现存江淹集有《自序传》说:“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但《自序传》写于35岁,其集中可考订写作年代者大都作于此前,此集当是“前集”,“后集”早已亡佚。江淹集现存版本有十多种。依照编排方式可分二类:一是按赋、诗、文大类编次,又按年代排列,如《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梁江文通文集》10卷(附清叶树廉辑《校补》1卷)、明万历间汪士贤辑刻《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及元钞本;二是既分赋诗文大类又分章表启诏等小类,如明代张燮刻本《七十二家集》、稍后张溥辑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江醴陵集》(《四库全书》本作《梁江淹集》)2卷。《四库全书》所收《江文通集》4卷,为清乾隆间梁宾以张溥本为底本、用汪士贤本等校订刻印。明万历间胡之骥注刻的《江文通集汇注》,是现存唯一注本。此本共10卷,卷一、二收赋,卷三、四收诗,卷五至卷十收颂、赞、章、表等文,今由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李长路、赵威点校本,卷末附有“江文通集佚文”、“南史江淹传”,江淹作品于此大体齐全。
精选书评
知书客611826
"文虽简略,理实要害"——袁阳源文章之精髓,尽在此言。其集如泉涌地出,清澈见底,却又深不可测;似孤松立雪,铮铮傲骨,犹带三分温润。公之文,谈玄则妙入毫巅,论事则切中肯綮,一代清言,尽洗六朝铅华,独留冰雪聪明。读其集,恍若与竹林贤士对坐清谈,尘俗之虑,一时俱遣。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182692
读《袁阳源集》,我最佩服的是他的正直。他在乱世中保持气节,敢于直言。即使面对权贵的压力,他也坚持自己的原则。他的文章充满力量,让人感受到他的勇气和智慧。他的思想深刻,对后世有很多启发。我每次读他的作品,都觉得他确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的精神让人自豪,因为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578393
在书店里翻完《袁阳源集》,别人都夸他文章写得好,我却觉得他的为官之道更值得看。袁阳源做官时敢于直言,还能把事情办成,这点最难。当官的人往往怕得罪人,他却能坚持原则。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做官不光要有才华,更要有担当。历史书上写了很多清官,但像他这样既正直又有能力的很少。看完这本书,我对古人又多了几分敬意。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