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46320
2025年06月21日
在图书馆里翻到这本《袁阳源集》,读了两遍。很多人说他写文章气势宏大,但我更注意到他为人处世的一面。他做官时总说实话,不怕得罪人。当官的人大多不喜欢听难听的话,他却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样的人在当时很少见。通过他的文章能看到他的性格。他的坚持值得我们思考,但背后付出的代价也让人感慨。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子虚赋
知书房
子虚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王侍中集
知书房
王侍中集
王粲 著
别集名。一名《王仲宣集》,东汉王粲(字仲宣,官侍中)作。王集最初无刻本。《隋书·经籍志》著录“后汉侍中王粲集十一卷”,至唐代为10卷,宋代只存8卷,均早佚。现存最早者为明人搜集整理之辑本,其中又以张溥之《王侍中集》最为完备。全书不分卷,计收《大暑赋》、《游海赋》、《浮淮赋》、《闲邪赋》、《出妇赋》、《思友赋》、《登楼赋》等25篇,以及书、檄、文、论、颂等21篇和《七哀诗》、《从军诗》、《咏史诗》等若干首诗歌。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张本又有所订补。
哀永逝文
知书房
哀永逝文
潘岳 著
辞赋名篇。西晋潘岳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本文作于元康六年,为亡妻送殡之辞,描写了作者和亲属哭别、送葬、安葬、归来哭祭的一天殡葬活动。清晨,嫂侄慈姑、作者自己及送殡者,“咸惊号兮抚膺”;拆席送葬时,凄切增欷,俯仰挥泪;将灵柩安葬之后,“归反哭兮殡宫,声有止兮哀无终”。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多层面抒写作者自己对亡妻永别的悲痛情感。先是叙事显情,逝日永长,离居遥远,终天不返,以示绝别的悲哀;接着想象亡妻仿佛徘徊故宇不忍离去,以幻觉突现思念深情;再用外部自然悲景来烘托,马回首不前,鱼仰沫失濑,风冷冷入帷,云霏霏承盖,因物写人,悲痛难言;又用“遇目无兆,寤寐弗梦”的希望之破灭,将悼念之情写到极端。全文叙事言情,真实具体,流自肺腑,富有感染力。汉武帝的《李夫人赋》也是用幻觉、悲景、梦幻来写思念之情,本文不能说不受其影响,而凄凉深婉则远过之。
精选书评
知书客578393
在书店里翻完《袁阳源集》,别人都夸他文章写得好,我却觉得他的为官之道更值得看。袁阳源做官时敢于直言,还能把事情办成,这点最难。当官的人往往怕得罪人,他却能坚持原则。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做官不光要有才华,更要有担当。历史书上写了很多清官,但像他这样既正直又有能力的很少。看完这本书,我对古人又多了几分敬意。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683243
八月酷暑间得览《袁阳源集》全帙,始知阳源勋业文章,当世罕有其匹。其方镇之任,经世之才,尽见于章奏疏议间爽朗辞气。然集中书启多酬酢之作,策论亦不免泛泛而谈,终觉意气有余而识力不足。至若《游僊》《怀旧》诸赋,风华绝代,魏晋遗响在焉。壬寅仲秋,灯下批览竟卷,墨香犹萦几案,而掩卷思其人其事,不禁怅然。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687598
袁阳源诗文峭拔峻洁,行文如刀,锋芒毕露。其《白马篇》尤见风骨,寥寥数语勾勒出壮士慷慨之态,读来令人凛然。集中颇多感时伤世之作,却无颓唐之气,反见刚烈本色。与同时代文人的婉约绮丽相比,袁阳源独树一帜,以气胜而不以词胜。观其文章,如见其人,宁折不弯的品格跃然纸上。南朝文坛有此异数,实为难得,可惜传世之作太少,难窥全豹。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