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1847
2025年07月31日
有人从《尚书正义》中看到孔颖达对经典的严谨考据。有人注意到他对历史事件的精辟解读。而我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是一位学者用毕生心血守护文化传承的执着。这部著作不仅保存了上古文献的原貌,更体现了唐代学者治学的态度。一千多年过去,这部书依然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守护中得以延续。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郑志
知书房
郑志
郑小同 著
三卷。补遗一卷。三国魏郑小同撰。小同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东汉着名经学家郑玄之孙(一说为郑玄子)。其生卒年月及字号均不详,据说郑玄因其手纹似己,取名小同。郑玄博学多才,尤以精通经学而闻名乡里,高贵乡公曹髦时为侍中,后被司马昭疑其见己密函而鸩杀。郑玄生前门徒众多,卒后,其弟子追论师说及应答,作《郑志》八卷,又各授门徒相互应答,成《郑记》六卷(《后汉书·郑玄传》)。后郑小同继承其祖之学,更有所心得,在原八卷的基础上,综合《郑记》等增编为《郑志》十一卷,题以己名。故《隋书·经籍志》记载为“《郑志》十一卷,魏侍中郑小同撰。”其书至宋时已佚,今见三卷本《郑志》,不知何时由何人辑录。清修四库全书时,因其所辑未尽,又从诸书中详加采录,得《郑志》及《郑记》遗文数十条,附录于后,成《补遗》一卷。现存有《郑学五种》本一种,《郑学十八种》本四种,《高密遗书》本一种,另有单行清抄本一种,刻本二种,聚珍版丛书本二种,《郑志疏证三卷补遗一卷》清雷雨人撰,属稿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503081
奇书,经典中的经典。痛快、舒畅、过瘾!可以逐字读,可以跳着读,可以一字不落读,可以挑选重点读。清明时候能读,糊涂时候也能读。学者能够获益,普通读者也能够获益。失意时候该读,得意时候也该读。看注释不如懂原文,懂原文不如通大义。通大义之门!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客248246
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号称权威,实际上问题不少。他过于依赖前人注解,缺乏独立思考。有些地方解释牵强,只是为了维护儒家正统。他对文本的理解有时错误,甚至歪曲原意。这本书影响很大,但错误也被后人继承。唐代学术风气保守,孔颖达也不例外。现在看来,他的很多观点已经过时。这本书的价值被高估了。我们需要用更客观的态度看待它。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客486374
孔氏之《尚书正义》,集汉魏诸儒之说,以释经文,可谓详矣。然其训诂虽精,时或失之穿凿;考据虽密,又未免于繁冗。学者读之,如入五都之市,目眩神摇,不胜其烦。然则其功亦不可没,使后人得窥唐以前经学之概略,犹赖此书之存也。至其贯通古今,折衷众说,虽有小疵,终不失为经学之津梁云。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