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6374
2025年09月03日
孔氏之《尚书正义》,集汉魏诸儒之说,以释经文,可谓详矣。然其训诂虽精,时或失之穿凿;考据虽密,又未免于繁冗。学者读之,如入五都之市,目眩神摇,不胜其烦。然则其功亦不可没,使后人得窥唐以前经学之概略,犹赖此书之存也。至其贯通古今,折衷众说,虽有小疵,终不失为经学之津梁云。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玉篇
知书房
玉篇
顾野王 著
南朝梁陈之间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所撰写的一部字书。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经史,擅于文字音义。《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共30卷,收字16917个,是继《说文》之后一部按汉字楷书形体编排的重要字典。顾野王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群书,网罗诸家学说,从而澄清是非,纠正错误。他在叙中说:“六书八体,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难用寻求,易生疑惑。猥承明命,预缵过庭,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家之《玉篇》制,文字之训以备。”原本《玉篇》收字16917个,每字下先注反切,再引群书训诂,解说颇详。对字形,注重篆隶的变迁。释字以音义为主,词义不明时,还有顾野王按语。异体字附在后面,注明另见。因原本已佚,留世只有若干残卷。此书在唐宋间曾经多次修订、增补。流传至今的是唐上元元年(674)富春孙强增字减注本。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陈彭年、吴锐、邱雍等又据孙强本重修,改名《大广益会玉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557720
叹哉!一部《尚书正义》,竟被孔颖达糟蹋至此!死板僵化,迂腐难忍。可正着看,可反着看,横竖都叫人昏昏欲睡。得意时看不进,失意时更看不下。白费了那古圣先贤的微言大义,活生生给穿上了件经学的裹脚布。想那孔疏一派,实乃中国文化之不幸。钻研不如沉思,沉思不如醒悟。如此糟粕,不读也罢!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客336698
【书评】《尚书正义》如明镜高悬,映照千古政道,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句恰可作全书注脚。汉唐诸儒以生命淬炼的经义阐释,在字句训诂间熔铸出永恒的政治智慧,使上古诰誓跳出竹简,化为当代治世的北斗。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客552968
读《尚书正义》,觉得古人写的东西太难懂了。注释密密麻麻,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有些人说这是经典,要好好研究。但我只是感觉困惑。书里讲了很多治国道理,还有上古时代的事情。我不知道这些对现在有什么用。看的时候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读这个?也许是我水平不够吧。其他人都能看出门道,我只能看到一堆古文字。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