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48947
2025年07月04日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读此赋竟月有余。宋玉铺陈高唐景物,极尽雕琢绮丽之能事,然细究之,不过堆砌辞藻,卖弄才学耳。其写巫山神女,笔致虽称华美,而意趣卑下,徒以艳遇为夸,殊失《诗》《骚》之旨。后世文士不察,争相效仿,遂开汉赋浮华之渐。己亥长夏夜读至此,掷卷而叹:此真所谓"繁华损枝,膏腴害骨"者也。平斋记于西窗灯下。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著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扬雄集五卷。原本宋时已佚。宋人愈乃从《汉书》、《古文苑》等书中辑其文四十篇,编次为五卷。明万历间郑朴复加辑录,增益篇章,分为六卷。清代修纂《四库全书》即用此本。卷首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郑朴序。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经》;卷三为《方言》;卷四为《上书》,收《谏不受单于朝书》、《答刘歆书》、《答茂陵郭威》、《答谭桓》、《剧秦美新》,又收《解难》、《解嘲》;卷五为赋、颂,赋收《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蜀都赋》、《太玄赋》及《反骚》等;卷六为箴、诔、连珠,纪、记等,箴收十二州牧箴和十九官箴,诔只《元后诔》一篇,连珠亦仅一篇。纪、记有《蜀王本纪》、《蜀记》及《琴清英》等。阙文篇目附于书后,如《训纂》、《家谍》、《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题为《扬侍郎集》(扬雄仕汉为黄门侍郎),不收《太玄》、《法言》、《方言》,而收其文五十八篇。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作赋以司马相如为法式,故其《长杨》、《甘泉》等诸赋,在气度与格局上皆有追攀、模仿《上林》、《子虚》的倾向。长于模仿而缺乏创造,这正是扬雄赋即此书的缺点。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曹子建集
知书房
曹子建集
曹植 著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旧本。是书后有“嘉定六年癸酉”(1213)字,断为南宋时刻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共二百一十篇。残篇断句,错出其间,植以诗歌成就显著,多为五言。有影宋大字本和明活字本。别有明舒贞刻十卷本,薛应旂刻四卷本,张溥刻二卷本,均名《陈思王集》。清丁晏撰《曹集诠评》10卷,附逸文一卷,搜集较为完备,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叶菊生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冰鉴
知书房
冰鉴
曾国藩 著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8717
《高唐赋》写巫山神女之事,描摹云雾变幻,铺陈山川形胜,读来如在目前。宋玉以瑰丽之笔,状难写之景,传神写照,力透纸背。其文采之富丽,意境之恢宏,令人叹服。后人作赋,多仿此篇,终不能及。此赋不仅为辞赋之典范,更见先秦文士之胸襟气度。楚人文章,自屈宋以来,风骨独标,而《高唐赋》尤为杰出,诚楚骚之余响也。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知书客263790
在《高唐赋》里遇到一个奇怪的问题。大多数人看到的是里头说的女神和楚王的事情,但我一直在想宋玉到底怎么想的。他写这个是为了娱乐楚王,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里面的东西很模糊,楚王也在不停追问,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一个臣子说话还这么吞吞吐吐,实在让人想不通。可能当时的文人就是这样,想说又不敢直接说,读者只能猜。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知书客929216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作为一个文科生,我竟然直到研究生阶段才真正静下心来品读宋玉的《高唐赋》。这篇流传千年的楚辞经典,就像一坛尘封的美酒,初尝时只觉得辞藻华丽得令人目眩,细品后方知其中藏着整个楚文化的精魂。 那些华丽得近乎奢侈的描写——"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的山势,"砾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