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年纪越大,越觉得现代医学在某些方面走得有些偏了。翻开陈延之的《小品方》,我在想,当我们在追求高科技医疗手段时,是否忽略了最根本的医者仁心?当我们把生命完全托付给冰冷的仪器,那些传承千年的中医智慧,究竟还剩下多少价值? 前两天陪家人去看中医,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夫把脉时说了句:"现在很多医生,连病人的手腕都不愿意碰了。"这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现代医学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正在失去最珍贵的医患交流。陈延之在《小品方》里记载的那些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现在看来竟成了奢侈。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小品方》里记载的不仅是药方,更是一种行医的态度。可惜的是,这种态度正在被我们遗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传承的是一种真正以病人为本的医疗理念,这在当今这个追求速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总说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治病手段越来越高超。但是当我们的医院里挤满了各种昂贵设备之后,病人的痛苦真的减轻了吗?未必。有时候过度的医疗反而成了新的痛苦来源。就像《小品方》里那些简单有效的方子,现在反而被贴上"不科学"的标签。 我想,相比于那些动辄上万的检查费,医生对病人的耐心倾听和细致观察要重要得多。现代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很多昂贵的仪器用不了几年就被淘汰。但《小品方》里记载的那些诊疗智慧,历经千年依然有效。 真正的医术传承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医生沉下心来研习,需要长时间的临床积累。不是靠几台先进设备,或者几篇发表在顶级期刊的论文就能获得的。可惜现在的中医教育,也在向这个方向靠拢。 记得小时候生病,村里的老中医用几味草药就能解决问题。那时候觉得中医很"土",现在才明白,那些看似简陋的治疗方法里,蕴含着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小品方》里记载的很多治疗方法,现在看来依然充满生命力。陈延之留下的这部著作,在浮躁的现代医学面前,反而显得格外厚重。
小品方
小品方
小品方
陈延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