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08339
2025年08月01日
陈延之的《小品方》被不少人推崇,但我看不太明白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内容杂乱,很多方子看起来没有实际用处。他写的东西不够系统,东一句西一句,读起来很费劲。有些方子甚至让人怀疑是否有害。古代医书很多都有真才实学,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凑数的。可能因为时代局限,但比他好的医书多得是。这本书被捧得太高了,实际价值值得怀疑。
小品方
知书房
小品方
陈延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褚氏遗书
知书房
褚氏遗书
褚澄 著
南齐褚澄撰。全书1卷。凡10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液、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是作者有关经验、理论、心得体会、验案等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其中,受形、精血、问子3篇讨论了性医学、性保健。如“精血篇”指出:“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其精不出,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10年,思男子合亦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无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后世在其启发下,总结出老人淋这一性医学所特有疾病的因机证治。同时,对男女性生活乖舛所产生病机也作了中肯分析,累为后所引用。“问子篇”云:“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此观点与现代优生优育学思想一致,具有科学的内涵。本书之所以称为遗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唐末黄巢发冢,得石刻医书,弃之。僧人义湛抄录其文,复经他人刊刻于世,故名《褚氏遗书》。谢观谓此书为“唐末五代人所伪造”,待考。有1985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针灸大成
知书房
针灸大成
杨继洲 著
《针灸大成》针灸专著,又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济时)撰,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氏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简称《玄机秘要》),参考明以前20余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作者针灸临床经验编成此书。卷1首载仰、伏人周身总穴图,针道源流,次载《针灸直指》,包括选自《内经》、《难经》17篇有关针灸论述;卷2为周身经穴赋、百症赋、标幽赋等10篇针灸歌赋;卷3为五运、六气歌、百穴法歌等20篇歌赋及针灸问答;卷4为仰伏人尺寸图、背俞、腹部穴歌、中指取寸、九针论、针法补泻、针灸禁忌等;卷5为井荥俞原经合穴、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等;卷6、7为五脏六腑、十四经穴之主治、经穴歌、考证法、奇经八脉、经外奇穴等;卷8载《神应经》穴法及诸风、伤寒、痰喘咳嗽等临床各科疾病针灸取穴法;卷9选录各家针法及灸法,并附杨氏本人之针灸医案;卷10附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系现存最早之小儿按摩专书,赖此书之转载而得以流传)。本书较全面论述针灸理论、操作手法等,并考定腧穴名称和部位,记述历代名家针灸医案,为对明以前针灸学术的又一总结,是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著作。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精选书评
知书客969049
奇书,却又令人困惑。该怎么看?从前往后看不明白,从后往前看更糊涂。白天累了翻几页,晚上睡不着也翻几页。医生能看懂多少?病人又能看懂多少?生病久了就想读,病好了反而不敢读。买再多药不如看这书,看再多书不如真明白。但真的能明白吗?这条路太难走了。药方一堆堆的,道理一条条的,可为何还是这么迷茫?
小品方
知书房
小品方
陈延之
知书客332922
这本小书真有趣,翻着翻着就入了迷。你知道吗?那些看似简单的方子背后,藏着多少古人的智慧啊!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东西,简直像在跟千年前的老中医对话。要说最妙的是什么?就是用最平常的东西治最难缠的病,这不正是中医的精髓吗?
小品方
知书房
小品方
陈延之
知书客375174
翻开《小品方》的瞬间,仿佛遇见了千年前的老友。那些简洁的药方里,藏着古人最朴素的智慧。麻黄汤治伤寒,桂枝汤疗风热,看似简单的配伍却精准得令人惊叹。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越是质朴的东西,越是直指本质。现在的我们总追求复杂疗法,却忘了先人早已留下这般精妙的答案。
小品方
知书房
小品方
陈延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