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这篇自述文字最打动我的,是曹操在天下大乱之际展现出的那种既务实又坦诚的政治智慧。当他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时,那种乱世中难得的责任担当跃然纸上;而坦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又让人看到其清醒的现实判断力。在皇权衰微的东汉末年,曹操的这份《让县自明本志令》与其说是自我辩解,不如说是一个实干家对时局的清醒认知。 最耐人寻味的是文中流露的矛盾心态:一方面要表明心迹"本志有限",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这种纠结恰恰反映了乱世能臣的困境——既要维持朝廷体统,又要实际掌控局面。曹操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既不掩饰权力欲望,又始终保持着对汉室的表面尊重。文中那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表述,反而让这个"乱世奸雄"的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细读之下,文中那些"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的表白,与其说是狡辩,不如说是乱世生存的智慧。在纲常伦理崩坏的时代,曹操用最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权力运作的真相。这种不粉饰太平的坦诚,反而让这份政治文书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千载之下,我们依然能从中读出权力与道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永恒博弈。
让县自明本志令
让县自明本志令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精选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