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95878
2025年07月03日
好茶道,却不知从何入手。泡茶时水温不对,茶叶放多了,香气出不来。看书也没用,书上说的和自己做的不一样。心情烦时泡茶更苦,心静时又泡不好。有钱人喝顶级茶也喝不出味道,穷人喝粗茶反而觉得舒服。失业在家可以泡茶,升职加薪也可以泡茶。看别人泡茶不如自己泡茶,模仿别人不如找到自己的方式。茶道太难,坚持太难。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禽经
知书房
禽经
师旷 著
《禽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鸟类文献。旧题春秋时师旷著,晋张华注。但《七略》、《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崇文总目》皆不见载。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列其目,称晋张华注。《文献通考》沿袭其说,显系宋人托名之作。今本《禽经》也非原来完本。北宋陆佃《埤雅》、南宋罗愿《尔雅翼》援引条目,均未见载于今本。今传主要版本有,左圭《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书内精要列述约近40种以上鸟类,首说神鸟凤凰:以下叙及乌、鵰、雉、雁、鹤、鹊、鸥、鸢、鸠、鹬、杜鹃、黄鹂、布谷、鹧鸪、白鹭、鹇鹭,等等,分别指出各鸟不同特征、形状、毛色、生活习性、饮食、繁殖生育、鸣叫特点。兼及异名、彩羽用途。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著
3卷。北宋朱翼中著。朱翼中,名肱,字翼中,号大隐。《北山酒经》卷上是有关酒的总论,卷中介绍制曲法,卷下介绍酿酒法。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酿酒手工业史和科技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卷上简述中国的制酒史和饮酒史。提出“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的观点,强调酒的社会功能,认为酒是因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指出后世因酒误事引起祸害,是因为失去节制,而酒是没有错的。作者还引述《周礼》、《月令》、《说文》、《春秋纬》、《释名》、《齐民要求》等书中有关酒的记载,并对一些术语如“五齐”、“六七投”等作了解释。卷中介绍制曲法。先总论制曲的一般要领。其中讲到“伤热则心红”,引起现代酒史研究者的注意。不少学者认为可能是关于红曲制造的最早记录之一,因为做红曲的发酵温度要比做其他曲为高。接着介绍十二种制曲法,分为罨曲、风曲、䤖曲三类。罨曲的制造法是把生曲埋置在麦秸里,定时翻动。罨曲又可分为顿递祠发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四种。其中顿递祠发曲在制作时要用蛇麻,据专家考证即酒花。这一记载说明中国早在宋代就已经使用酒花酿酒。风曲的制造法是用树叶或纸张包裹生曲,挂在通风之处。风曲有瑶泉曲、金波曲、滑台曲、豆花曲四种。䤖曲的制造法是用草捂合曲团,生毛后去掉盖草。䤖曲有玉友曲、白醪曲、小酒曲、真一曲、莲子曲五种。卷下介绍酿酒法。作者先按一般酿酒顺序,叙述各道工序的操作方法。它们是:卧浆,淘米,煎浆,汤酒。如进一步加工,或按各种特殊的方法酿制,则可获得各种不同特色的酒。书中介绍了煮酒、火迫酒、曝酒法、白羊酒、地黄酒、菊花酒、酴醾酒、葡萄酒法、猥酒、神仙酒法、冷泉酒法等制酒方法。
随园食单
知书房
随园食单
袁枚 著
《随园食单》,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 《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8657
在茶道的典籍里翻找,洋洋洒洒写满对茶事的痴迷,唯独这本《茶疏》让人读来烦躁。许次纾把喝茶这件事说得玄乎其玄,仿佛不按他的规矩来就是亵渎神灵。我偏要大口牛饮,难道就不算品茶?那些繁琐的步骤和讲究,不过是文人自抬身价的把戏。真正的好茶,哪需要这么多条条框框?茶之为物,本该随心所欲,他却非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实在可笑。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客895369
花了两个月读完这本书。主要内容是讲茶叶的种植和烹煮方法。作者经验很丰富,写得非常详细。比如茶叶采摘的时间,水烧开的程度,都说明得很清楚。实用性强,照着做确实能泡出好茶。我试了书里的几种方法,感觉茶汤味道确实更好。文字简洁,没有废话。虽然是古代人写的书,但道理到现在还适用。喜欢喝茶的人应该看看。庚子年冬记录于杭州。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客267026
这部茶书简直没法看。作者写得太啰嗦。翻来翻去说些废话。喝茶就喝茶,非得扯出一堆大道理。读着憋屈又难受。懂茶的人不需要看,不懂茶的人也看不明白。开心时别读会扫兴,烦心时别读更上火。说什么茶道精神,实际上是在显摆自己。泡茶就泡茶,搞这么多花样做什么。想学喝茶不如直接去喝,看这本书纯属浪费时间。花钱买这书还不如买包好茶叶。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