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7494
2025年09月04日
在古籍堆里翻找所谓"治国宝典",《太公金匮》总被吹得神乎其神。可细读下来,满纸都是些故作高深的权谋话术,真怀疑是不是后人假托姜太公之名攒出来的玩意儿。那些所谓"圣主明君"的套路,放在今天看不过是为专制张目的把戏。最可笑的是书中那些玄之又玄的预言,活脱脱是后世方士强塞进去的私货。与其说这是治国良方,不如说是历代野心家包装野心的烫金封皮。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美芹十论
知书房
美芹十论
辛弃疾 著
兵书。又称《御戎十论》。宋代辛弃疾撰。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上奏分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主张的美芹十论1卷。其中审势、察情、观衅3论,言客观上金之可胜。其余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7论,则言主观上宋之能胜。
太白阴经
知书房
太白阴经
李筌 著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道家著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筌。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李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
三十六计
知书房
三十六计
佚名 著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已知最早的版本是1941年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印制的,使用土纸,旁标小字“秘本兵法”,不署作者和年代,注明是根据在“邠州”(这是古称,当时应为陕西省邠县;今为县级彬州市,由陕西省咸阳市代管)发现的手抄本翻印。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9084
翻开《太公金匮》,很多人研究它的权谋智慧,我看重的却是吕尚那种朴实的处世态度。书里说的道理都很简单,比如"敬胜怠者吉",但往往被人忽略。现在的人总想找捷径,其实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就不错了。吕尚是周朝开国功臣,却能写这么平实的文字,比那些故作高深的书强多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停下来想,是不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知书客983541
《太公金匮》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说,看似高明,细思极恐。太公之言,多在诡道,与儒家"仁义"相去甚远。读此书时,常觉其术近于阴谋,虽可速胜,却失正道。不过乱世用重典,或许也是不得已。后世尊太公为兵家鼻祖,却鲜有人道其手段之狠。凡用此法者,皆自谓不得已,而终陷于不义。权谋之术,终是双刃之剑,伤人亦伤己。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知书客998028
我在图书馆翻看《太公金匮》,感觉这本书被吹过头了。里面说的治国道理太简单,就是重复君主要节俭、要听劝这些老话。很多内容明显是后人编的,根本不是姜太公写的。这种书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统治者需要用它来装点门面。实际上没有人会照着做。读这种书浪费时间,不如看真实的历史记录。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