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3278
2025年06月25日
左思的《白发赋》表面上写白发,实际上在自我标榜。他抱怨白发催人老,其实是感叹怀才不遇。这种矫情的写法让人反感。古代文人总爱把自己的不得志怪到外物头上,从不肯正视现实。左思也一样,明明是自己才识有限,偏偏要装作被时运所迫。这种怨天尤人的态度,比真正的白发更让人厌恶。说到底,不过是又一个装腔作势的文人罢了。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反离骚
知书房
反离骚
扬雄 著
辞赋。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或称《反骚》。《汉书·扬雄传》引其“自序”言:扬雄每读屈原文“未尝不流涕……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后两篇已佚,《反离骚》独存。此文为扬雄早期之作品,写于阳朔元年(前24)尚居蜀时。文章模拟《离骚》之形式及词汇,表明了作者对屈原之态度:一方面同情屈原遭遇之不幸,受浊世陷害,为佞人小臣所谗。另一方面又批评屈原,谴责其未及早发觉楚王之昏暗,自丧芬芳,终于“投江而死”。扬雄认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汉书·扬雄传》)作者给屈原提个代称,说他是“湘累”。《汉书》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扬雄虽承认屈原“竭忠诚以侍君”,但他早该“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故作者主张屈原当与“神龙之渊潜”一般,“俟庆云而将举”。对屈原最后决定自杀,作者说:“蹠彭咸之所遗”(投江而死),这是“弃由聃之所珍”。由为许由,聃为老子,皆为古代隐士。作者谴责屈原投江而死,不如二人隐德自珍,全身远祸,这些都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性。《反离骚》艺术成就不高,刘勰说“极思功寡”(《文心雕龙·哀吊》),诚为实论。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写宋玉为楚襄王述说,楚国先王游于高唐之台时,曾梦见巫山之女,“王因幸之”。此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听罢,便令宋玉撰《高唐赋》。赋先写高唐之大,登岩眺望,可观百谷汇集。然后写树木郁盛,奇葩覆盖,盘石险峻。又写花卉香草,斗艳吐芳,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再写当年的游仙方士以及礼神、打猎的情景。这篇赋等于引导楚王游览了一趟高唐。最后讲“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即所谓“曲终奏雅”,稍进讽谏之意。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指出宋玉的赋,“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这两大特点,在《高唐赋》中充分地显现出来。历代学者对宋玉《高唐赋》及其他几篇赋的真伪,提出过一些疑问,认为当出于汉武帝以后人的假托,但无确据。《高唐赋》对汉赋影响较大,所述高唐神女的故事,在后世读者中流传颇广,以至历代文学作品中常以“巫山云雨”来比喻男女情爱。
魏武帝集
知书房
魏武帝集
曹操 著
《魏武帝集》是三国魏武帝曹操的诗文集,又称《曹操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说:“(太祖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于戎马倥偬之中,仍然勤于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传世者有19种之多,《魏武帝集》30卷不过是其中一种。《隋书·经籍志》著录 《魏武帝集》26卷,并注:“梁三十卷,录一卷。梁又有《武皇帝逸集》十卷,亡。”两《唐志》亦著录《魏武帝集》30卷,《宋史·艺文志》则不载,说明唐以前有不同本子流传,至宋已散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魏武帝集》1卷,收入诗文百余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609044
【书评】《白发赋》以"白发如霜,映照人生百态"为引,将岁月蚀刻的银丝化作洞悉世相的棱镜,透过左思的诙谐笔触,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文人在年华老去时的自嘲与豁达,那看似戏谑的文字深处,藏着对生命本质最庄重的叩问——当青丝成雪,依然能笑着与时光对弈的,才是真正的智者。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客501824
八月中得览《白发赋》,历旬日而竟。左思之作,托白发以抒怀,寄寓良深。其文质朴而不失隽永,情真而不堕浅薄。观其结构,先述白发之状,次陈己身之感,终发人生之叹,章法井然。字句间多见汉魏风骨,然不落窠臼,自成一格。考其旨趣,乃借微物写大义,由形貌及神理,足见思力之深邃。壬寅秋仲记于沪上。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客173727
【书评】 嵇康《白发赋》以寥寥数语道尽人生况味,"白发将拔,惄然自诉"一句,既见形骸之困顿,更显精神之孤愤,恰似魏晋名士于浊世中高悬的明月,照见生命最本真的姿态——那不肯曲附的傲骨,终究要从每一茎白发里倔强地生长出来。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