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4193
2025年09月03日
这本书读起来不难,但看完心里堵得慌。左拉把艺术家的痛苦写得太真实了,让人不舒服又忍不住往下看。主角画不出理想中的作品那段特别扎心,每个搞创作的人可能都懂这种感觉。故事里的巴黎艺术圈很热闹,可热闹背后全是心酸。说实话看完有点压抑,但确实写得好。推荐给能承受这种真实的人。
杰作
知书房
杰作
埃米尔·左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去斯万家那边
知书房
去斯万家那边
马塞尔·普鲁斯特 著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所有语言中最具阅读乐趣的作品之一,也堪称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 在《去斯万家那边》的开篇部分,《追忆似水年华》全书的主题便已引出,叙述者对自己在巴黎和贡布雷的童年生活进行了回忆,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对母亲那著名的晚安吻的描绘。叙述者回忆起自己对斯万的女儿吉尔贝特的爱恋,由此牵出斯万对奥黛特的痴情,以及新贵维尔迪兰家族的崛起。
太阳照常升起
知书房
太阳照常升起
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美国青年杰克•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身负重伤,失去性能力,他与美貌女子勃莱特•阿什莱情投意合,但因为阿什莱不能接受没有性爱的婚姻,巴恩斯只能眼睁睁地让她成为他人的未婚妻,甚至撮合她跟别的男人幽会。两人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西班牙看斗牛,勃莱特•阿什莱对年轻的斗牛士罗梅罗一见倾心,但当罗梅罗向她求婚时,她又态度坚决地拒绝了他,年龄的差距使她“不想做一个糟蹋年轻人前程的坏女人”。最终,她回到巴恩斯身边,然而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太阳照常升起》首版于一九二六年,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凝结、汇聚了年轻的海明威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智、痛苦和他对未来的窥望,是海明威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的深度延伸。小说出版后,“迷惘的一代”这一说法立即流传开来,且越传越广,继而演化为一个概念化的文学术语——它既代表着战后年轻一代作家的主要创作倾向,也成为指称这一代人的思想情绪的标记语。"
伊甸园
知书房
伊甸园
海明威 著
美国青年作家戴维在20年代中和妻子凯瑟林从巴黎到法国南部地中海海滨度密月,沉醉在浪漫的性爱生活中,戴维想继续写作,妻子却只想及时行乐,找发型师把头发铰短,甚至在结识外国姑娘玛丽塔后,怂恿丈夫爱她,三人投入了危险的性爱游戏中。但“好景”不长,因玛丽塔支持戴维写作,凯瑟琳由妒生恨,把他的手稿付之一炬后留信出走。戴维在玛丽塔的呵护下,文思泉涌,把最喜爱的一个短篇一字不错地重写出来,又回到了“伊甸园”中。这是海明威1961年自杀后出版的遗作,虽然写于晚年身体日渐衰退的时期,但全书焕发着如火如荼的生命力与爱情,是一部难得的青春小说。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9078
人这一辈子都有一条阴影线要跨过去。年轻时觉得什么都懂,后来遇到困难才明白自己的无知。航行到一半总会碰上奇怪的事,风停了,水手病了,船不动了,心里却静不下来。那时候,就把自己逼到绝境再重新活过来。到最后才发现,阴影线不是障碍,是必经之路。跨过去之后,看以前的自己像另一个人。
阴影线
知书房
阴影线
约瑟.康拉德
知书客634010
财富的光环下藏着多少心酸。盖茨比一生追逐虚幻的绿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不爱他的女人身上。他以为金钱可以买回过去,但黛西早就不似当年。这些人看似活在纸醉金迷中,内心却充满空虚。最终,盖茨比为这段感情付出生命代价。他的悲剧告诉我们,用谎言堆砌的梦想终究会崩塌。菲茨杰拉德写出了一个时代的幻灭,也写出了人性中永恒的执念。
了不起的盖茨比
知书房
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知书客866718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中,那句"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完美诠释了盖茨比追逐绿光时那既崇高又悲哀的姿态——他以为自己在驶向未来,实则永远被禁锢在对黛西的执念里,这种对虚幻美国梦的执着追求,终将在现实的无情浪潮中化为泡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
知书房
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