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19297
2025年09月03日
读钟嵘的《诗品》,很多人都在讨论他对诗人的排名是否公允。我却更关注他敢于批评名家的大胆态度。在那个诗坛尊崇权威的年代,他直指陶渊明"风华清靡",说鲍照"险俗",这种不迎合主流的声音太难得了。现在的文学评论总是说好话,怕得罪人,反而失去了批评的价值。钟嵘的勇气让我想起今天那些敢说真话的书评人。
诗品
知书房
诗品
钟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词源
知书房
词源
张炎 著
《词源》这是一部有影响的词论专著,著者张炎(1248~132?)。此书分为制曲、句法、字面、虚、清空、意趣、用事、咏物、节序、赋情、令曲、杂论等十三部分。上卷是音乐论,其论词律尤为详赡;下卷为创作论,所论多为词的形式。
诗人玉屑
知书房
诗人玉屑
魏庆之 著
诗话集。南宋魏庆之编著。二十一卷。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今属福建)人。生卒年未详。不屑科第,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其间。此编成书于南宋之末。分类辑录宋人诗话,有诗话总集性质。此编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齐名,胡氏辑录北宋诸家诗话,本书着重编录南宋诸家诗话。以类分卷,编录两宋诸家诗话论诗之短札、谈片,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体例相类。但胡著多录北宋诸家诗话,本书则着重编录南宋诸家诗话。其书一至十一卷论诗歌体裁、格律、表现手法,十二卷以后评论两汉以后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
升庵诗话
知书房
升庵诗话
杨慎 著
诗话。明人杨慎(1488—1559)撰。十四卷。《升庵诗话》常于词章韵律的考订和诗篇诗句的品鉴中提出一些精辟的理论观点。例如,杨慎称赞王维诗“含不尽之意”、王粲诗“涵蓄蕴藉”、杜牧诗“殊有含蓄”、薛涛诗“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杜甫《赠花卿》诗“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等等,表明他倡导诗须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创造。不满李梦阳、何景明等七子的拟古蹈袭之弊,强调诗歌是诗人的性情之作,“是发诸性情而协于音律,非先协音律而后发性情也”(《李前渠诗引》),重视诗人的才与学。主张向历代诗歌学习,特别是向六朝和唐代优秀诗歌学习,对宋诗也给予了重视和肯定。慎有《古今风谣》已著录。此编向无善本,刻入《升庵文集》为八卷,刻入《升庵外集》为十二卷,有刻入《丹铅总录》为四卷,《函海》又载十二卷及补遗三卷。卷帙异数,各有详略,前后异次,此有彼无。文字之讹,各本皆然。
精选书评
知书客753887
从六月读到八月,花了两个月才看完这本书。上中下三卷都翻了,但很多地方没太看懂。钟嵘把诗人分成三品,有些人的排名让我觉得奇怪。他说的那些道理,有时候觉得对,有时候又觉得不对。读的时候经常走神,要反复看才能明白他在说什么。写诗到底该怎么写,看完反而更糊涂了。可能是我水平不够吧。庚子夏末记于北京。
诗品
知书房
诗品
钟嵘
知书客335748
"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诗品》道尽诗之真谛,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批评专著以晶锐眼光品味汉魏至梁代诗人,其"滋味说"如清泉涤荡千年诗坛,钟嵘以草木虫鱼的比兴之妙,将五言诗的艺术魅力品评得淋漓尽致。
诗品
知书房
诗品
钟嵘
知书客604489
自五月始,三阅《诗品》至八月末方毕。钟嵘品藻诗人,以三品论优劣,其见地独到处颇可咀嚼。然拘泥门第之见,未免有失公允,若陶潜之列中品,左思之置上品,千载以下犹令人扼腕。其论文采绮丽者有得,论风骨高标者则稍有不足。大抵才人之笔,终难掩其偏嗜之私。丙申仲秋杪,闲堂灯下漫记。
诗品
知书房
诗品
钟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