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9533
2025年09月03日
白岩松说:"现代人读书太快,思考太少。古人读得慢,但是想得深。"我开始在历史中寻找智慧。我很认同现在快速阅读的方式,但是有些书值得慢慢读,比如《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告诉我们那段历史的细节。魏蜀吴三国鼎立,人物众多,故事复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孙权坐镇江东。这些故事都很精彩。 《三国志》里有很多名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既生瑜,何生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话简单有力,让人印象深刻。我开始收集《三国志》的不同版本给朋友看。有简体版的,有繁体版的,有带注释的。虽然他们都说看不懂古文,但是慢慢读还是能明白。 今天下午有空,我又翻开了《三国志》。读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那段,还是觉得热血沸腾。朋友说这段最能体现忠义精神,确实如此。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难怪故事能流传这么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看到书中描写的权谋斗争,感觉和现在没什么两样。人性就是这样,古今皆然。读着读着,仿佛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著
《清史稿》是北洋政府时期,经袁世凯批准,由赵尔巽为总担纲编纂的一部大型清朝历史史籍,因其未经总阅修订即匆忙付梓刊行,故曰“史稿”。参与该史稿纂修的工作人员,前后有300多人,编纂时间历达15年,最后成书536卷,800余万字。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视为成书“。
周书
知书房
周书
令狐德棻 著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 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著
《后汉书》是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本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马彪《续汉书》补入),记载了从光武帝称帝(25年)起至汉献帝禅让(220年)的195年历史。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在三国时代以前,人们将《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举,合称“三史”,唐代以后渐以本书取代《东观汉记》。
精选书评
知书客227555
《三国志》,写尽乱世英雄。翻开书页,仿佛看到千年前的人走来走去。你可以慢慢看,也可以随便翻着看。高兴时看,难过时也看。聪明人读懂权谋,普通人读懂义气。失意时读它,得意时也要读它。看别人打仗不如自己思考,听别人讲道理不如自己体会。这本书就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历史的大门。看一遍不够,看十遍也不够。每次读都有新发现。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客668494
在书架的角落翻到一本《三国志》,拿起来就放不下。人们总说诸葛亮的智慧或者关羽的忠义,但这次我注意到刘备的仁德。乱世中能坚持本心的人不多,他却始终以民为先。能收拢那么多人才,不光靠运气,更是因为待人真诚。历史书上的大人物,很多被捧得太高,反而刘备的朴实更打动我。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客985622
盖世奇书,史家绝唱!陈寿《三国志》,字字珠玑,章章锦绣。可正读,可反读,可细读,可略读;得意时读之更觉豪迈,失意时读之顿生勇气。帝王将相可取其谋略,贩夫走卒可学其处世。烽火连天之际当读,太平盛世更当读。论史不如读史,读史不如悟史。一卷在手,千年风云尽收眼底,真乃华夏文明之瑰宝也!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