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4484
2025年07月04日
娇女诗,一首燃烧生命的战歌!快意、通达、震撼!可清晨读,可深夜读;可单独品,亦可与人生对照读。失意时当读,得意时更当读。男儿读罢添豪气,女儿读来长志气。落魄时需读,腾达时更需读。靠天不如靠己,做梦不如追梦。追梦之道!字字如刀,句句似火,读罢只觉胸中激荡,恨不能立刻仗剑走天涯。谁说女子不如男?此诗一出,天地变色!
娇女诗
知书房
娇女诗
左思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著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文选》见载。赋序说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因妒失宠,幽居长门宫,遂以重金请司马相如作赋,希图感动武帝,武帝读赋后复宠阿娇。古今一些学者据序中“孝武皇帝”谥号之起期晚于作者卒年,及“陈皇后复得亲幸”不符史实等,推断此赋为他人托名所作;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赋序或为托名者作,而赋的正文则“非相如不能作”(张惠言《七十家赋钞》)。文章首先推出一位精魂踰佚、形体枯槁的弃妇形象,点明因夫君恩爱转移和自己过于痴情造成了这位美人独居的悲剧。继而具体描绘其内心痛苦:她“登兰台而遥望”种种自然景观,将雷鸣误作君王车声,将风动误作牵帷人;她“下兰台而周览”深宫,更是触景伤情,“怅独托于空堂”;她又在洞房清夜抚琴抒怀,历数己过,于睡梦中与君王重逢;及至醒后伫望星空,终以“不敢忘(君)”煞尾。赋题取《长门》,固与陈后失宠有关,但并不囿于历史故事,而是概括了众多宫女的遭遇与痛苦,并寄予深切同情。朱熹《楚辞后语》曰:“此文古妙,最近楚辞。”赋仿楚辞之遣词造句与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以悲为美”的特征。尤善刻画心理,以实写虚,利用景物特征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委婉曲折,悲悽动人,在抒情小赋中别具一格,更不同于大赋的夸诞恢廓。此篇对后代宫怨一类题材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窗幽记
知书房
小窗幽记
陈继儒 著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一说陆绍珩)创作的小品文集,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年)。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共一千五百余则,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的是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小窗幽记》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小窗幽记》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著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作。江淹文集最早为自己生前编定,《梁书·江淹传》:“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隋书·经籍志》所载不同:“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注云:“梁二十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前后集各十卷。自宋代起,一般只著录十卷。现存江淹集有《自序传》说:“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但《自序传》写于35岁,其集中可考订写作年代者大都作于此前,此集当是“前集”,“后集”早已亡佚。江淹集现存版本有十多种。依照编排方式可分二类:一是按赋、诗、文大类编次,又按年代排列,如《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梁江文通文集》10卷(附清叶树廉辑《校补》1卷)、明万历间汪士贤辑刻《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及元钞本;二是既分赋诗文大类又分章表启诏等小类,如明代张燮刻本《七十二家集》、稍后张溥辑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江醴陵集》(《四库全书》本作《梁江淹集》)2卷。《四库全书》所收《江文通集》4卷,为清乾隆间梁宾以张溥本为底本、用汪士贤本等校订刻印。明万历间胡之骥注刻的《江文通集汇注》,是现存唯一注本。此本共10卷,卷一、二收赋,卷三、四收诗,卷五至卷十收颂、赞、章、表等文,今由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李长路、赵威点校本,卷末附有“江文通集佚文”、“南史江淹传”,江淹作品于此大体齐全。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6750
偶得《娇女诗》于冷摊,紫薇花谢时始读,桂子香中日竟卷。左思为女赋篇,字字从心坎流出,舐犊之情跃然楮墨。俗语云"弄瓦之喜",然观其"垂涕顾之"等句,犹见深情过于郎罢者。古今为儿女作诗文者多矣,能令人抚卷泫然若此者鲜矣。唯觉"红妆素裹"之句稍涉秾艳,不类贫居口吻,或当时实况,未可知也。庚子深秋观堂漫笔于西窗下。
娇女诗
知书房
娇女诗
左思
知书客985214
左思《娇女诗》铺陈幼女憨态,看似天真可喜,细读却觉刻意造作。诗人以繁复笔法描摹梳妆、嬉戏等琐事,与其说是流露父爱,不如说是炫才逞技。那些"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的工笔刻画,倒像是文人案头的玩物,而非有血有肉的童真。这般矫揉造作的诗篇,竟被后人奉为咏女名作,可见六朝文士对雕琢辞藻的痴迷已蒙蔽了真性情的眼睛。
娇女诗
知书房
娇女诗
左思
知书客248028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搁笔,历时两月有余,将此诗反复吟咏者数矣。左思笔墨之婉转,写娇女情态如灯取影,纨素垂鬓之状,明眸皓齿之姿,跃然楮墨间。尤爱"顾眄屏风画,如见已指摘"二句,稚子天真宛在目前。世之写小儿女诗者多矣,未有如此体贴入微者。晋人尚雕琢,而此篇独得自然之趣,所谓铅华洗尽见天真者也。壬寅长夏枕书斋主记于西窗下。
娇女诗
知书房
娇女诗
左思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