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1347
2025年09月04日
这书到底在说什么?
荣枯鉴
知书房
荣枯鉴
冯道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权谋残卷
知书房
权谋残卷
张居正 著
《权谋残卷》是明代张居正所作的一部权谋类著作,共分为13卷。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进可以全国,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著
《淮南子》原名《鸿烈》,又称作《淮南鸿烈》、《淮南内篇》、《淮南王书》、《刘安子》,作者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成书于公元前139年以前,书名“鸿烈”,意思是大而明亮。《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养生、军事都有所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老庄为主,采纳儒家和阴阳家的观点,修正先秦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发挥天人感应之说,是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被视为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运用辞赋的笔法,文字浪漫诡奇,站在诸侯王的立场,反对汉朝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策;书中所述自然论和宇宙生成论理性清晰,为后人信服,对后世道教和理学都有所影响。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著
战国时尸佼作。《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尸子二十篇”,谓尸佼为鲁人。《史记·荀卿列传》“楚有尸子”。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说:“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书已散佚。唐《群书治要》卷36,录有《劝学》等13篇。清汪继培辑有14篇与若干片断,较为完善,但已非原书。其中存有先秦佚说甚多。其学术思想,“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刘向《孙卿子叙录》)。提出“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尸子·公事篇》)的主张。但有兼综、贯通各家学说的倾向,提出:“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巳皆弇(同掩)于私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尸子·广泽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5796
在书店翻到这本书,读完后觉得不舒服。冯道写的东西表面上很有道理,实际上教人怎么见风使舵。他教人顺着强者的意思说话,不要坚持自己的看法。这种书读多了会让人变得圆滑世故。历史上这种人往往活得好,但对社会没有好处。做人还是要有点骨气,不能只想着怎么保命升官。这样的书不值得推荐给年轻人看。
荣枯鉴
知书房
荣枯鉴
冯道
知书客123348
冯道此卷《荣枯鉴》,实乃宦海浮沉之圭臬也。每览其"圆通卷"所载应对进退之术,未尝不叹其洞明世故如观掌纹。五代更迭之际,彼能历仕四朝而不倒,非特机变之才,实有保身济世之智。其文辞简峭明快,不事雕琢而自显锋芒,犹若老吏断狱,字字切中要害。今人诵之,当思立身处世之道,岂徒作权谋之书观耶?
荣枯鉴
知书房
荣枯鉴
冯道
知书客307389
很多人读《荣枯鉴》只看到冯道的圆滑,我却注意到他能在乱世中活下来,还当了四朝宰相。这本书讲的是生存智慧,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冯道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他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低头,但不放弃底线。读这本书让我明白,在复杂的环境里生存,光有原则不够,还需要智慧。冯道的做法让人不舒服,但确实管用。
荣枯鉴
知书房
荣枯鉴
冯道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