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凡物流形
凡物流形
佚名

凡物流形

佚名  

《凡物流形》是1994年发现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是上博简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曹锦炎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甲本第三简背有“(凡)勿(物)流型(形)”四字,故名。《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提出“水(流体)为宇宙之母体和载体的命题”之后,继续深化发展太一(水道)思想。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天地》写道:“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修)反德,德至同于初。”这里所谓“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深刻的意识到“流—物—理—形”这个生成序列,而此“形“乃物(物体)与理(规律)的统一。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2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36587
有人从《凡物流形》中读出万物循环的玄妙哲思,有人感悟到"道法自然"的深刻智慧。当我翻开这部上古奇书,仿佛看到一位智者正以草木枯荣、四季轮转为喻,向我揭示天地运行的永恒法则。那些看似简单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古人对宇宙本原的终极思考。在当今这个技术至上的时代,重读这些关于生命本质的朴素观察,反而能让我们获得超越时代的启迪。这部典籍不仅是哲学瑰宝,更是指引现代人回归本真的明灯。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59339
"凡物皆有其形,无形者亦有所归。"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97385
《凡物流形》这部经典告诉我们,认识万物本质是智慧之源。那些不能参透事物本质的人,往往停留在表象,即便有所领悟也是肤浅的。真正理解万物运行规律的人,才能洞察世事,他们的判断总是符合自然之道。 理解万物的关键在于观察其变化规律。就像四季更替有其内在节奏,万物生长消亡都有迹可循。能够把握这种规律的人,在待人接物时不会固执己见,处理问题也能顺势而为。固执己见就像逆水行舟,不仅事倍功半,还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强行改变事物自然发展轨迹,这些都是违背天道的做法。 不改变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读再多经典也是徒劳,不懂就是不懂!想要教导别人先要自己学会观察。最高的智慧就是理解万物;想要帮助别人成长先要完善自己的认知,掌握自然规律才能成就大事。你理解万物,内心就会豁达,世界也会向你展现真谛,这是求道之法。 视天地万物为一体,观一草一木皆含至理,宇宙间所有存在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始终怀着求学之心,为探索真理而前行。格物致知,对学问保持敬畏,顺应自然规律,能够参透物理者才有治学的基础,连基本规律都不明白的人做学问也会误人子弟。 最后要问:完全服从自然规律就是智慧吗?并非如此。就像水流遇到障碍会绕道而行,智者懂得在遵循规律的同时灵活应变。如果固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那还算得上真知吗?就像大禹治水,不是堵截而是疏导,不要机械地效仿自然而要理解其精髓。 这部经典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在于把握规律与发挥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就像老农懂得顺应天时,但也会通过灌溉施肥来促进作物生长。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才是《凡物流形》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4743
《凡物流形》文简而理奥,其说形气转化,贯通天人,虽片言居要,然旨趣宏远。竹简残损,文句多阙,尤需精审字形,细辨古音;甲本“流”字作“”,与“”形近,当是“流”之别体,乙本作“”,则为楚文字特有写法,整理者未察,遂致误释。解此篇者,当参《黄帝四经》以明气论渊薮,稽《淮南》诸子而观其流变。曹峰释“一”为道体,浅白有余而深度不足;李零考“物”字源流,精于训诂却疏于义理。若“终身自若”句,旧解纷纭,实则当从“恒道”角度把握其循环往复之意。帛书整理本将“执一”误连下文,割裂哲学命题,殊为可惜。读此篇宜持两镜:一镜照文字校勘,一镜观思想脉络,庶几不负古人刻简之苦心。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28139
《凡物流形》这本书让我很失望。开头说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作品,但读完后发现内容很空洞。书里主要讲万物变化的规律,但作者只是把古人的观点罗列出来,没有自己的见解。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物"的概念,第二部分讲"流形"的理论。两部分之间没有联系,读起来很割裂。作者引用大量古代文献,但解释得很模糊。很多地方直接照搬原文,不加说明。 书里反复强调"物极必反"的道理,但举的例子都很老套。作者用四季变化来说明这个观点,这个例子已经被用烂了。后面讲阴阳学说时,又把《易经》的内容原封不动抄过来。整本书看不到新的思考。 最让人生气的是作者的态度。他处处摆出专家的架子,把简单的问题说得特别复杂。比如解释"形"这个概念时,用了三页纸绕来绕去,最后也没说明白。这种故作高深的写法很让人反感。 书中对古代哲学家的评价也很片面。作者一味推崇老子,对其他学派一笔带过。讨论儒家思想时,只挑了负面内容来说。这种选择性的写法很不客观。 翻译质量也很差。很多古文的翻译明显错误,注释更是敷衍了事。有段庄子的话被翻译得面目全非,完全背离原意。这种错误出现在学术著作里很不应该。 书的后半部分突然转向讨论现代物理学,这个转折很突兀。作者试图用量子理论解释古代哲学,但论证过程漏洞百出。把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硬扯在一起,显得很牵强。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值得花时间读。内容拼凑,观点陈旧,论证粗糙。打着研究古代哲学的旗号,实际上只是把别人的东西东拼西凑。想了解中国哲学的人应该找更好的书来看。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