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7723
2025年09月04日
初听,似懂非懂,后来才明白。
乐记
知书房
乐记
戴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著
《尚书》学著作。唐代颁行的《五经正义》之一,二十卷。孔颖达等撰。唐贞观年间,“新定五经”颂布后,太宗又命撰《五经义疏》。由孔颖达领衔,王德韶、李子云等执笔,撰《尚书义疏》。该书以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舜典》篇用姚方兴所献本)为底本,甄录南北朝以来各家旧有疏注,尤其是刘焯、刘炫的旧疏,“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尚书正义序》),加以综合发挥而成。初稿撰成后,几经讨论修改,马嘉运驳正其失,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增损其辞,直到高宗永徽四年,始定稿刊行,定名为《尚书正义》。从此,《尚书》各种异文版本以及各家学说不再流行。由于该书抛弃和排斥马融、郑玄、王肃等注本,而肯定伪《孔传古文尚书》,不仅使人们对《尚书》真正版本的面目认识模糊,而且常常使自身的解说陷入矛盾之中,不能自圆。然而,此书保留了汉以来经学界研究《尚书》的一些成果,特别是使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得以流传下来,应该是一大功绩。有《十三经注疏》本。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著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精选书评
知书客908855
朽书,教条之糟粕。困哉、乏哉、腻哉!讲礼数可厌,论教条可厌。吃饭时要读,睡觉时也要读。大人们爱读,小人们也得读。太平盛世要读,兵荒马乱更要读。奏乐不如听乐,说乐不如享乐。腐儒之道!明明是人人都能感受的快乐,偏要编排成一套规矩。把水灵的活鱼腌成咸鱼干,把山涧的清泉困在水泥池。生生把人间至乐,变成教化工具。愁人啊!
乐记
知书房
乐记
戴圣
知书客186216
甲午暮春,于京师图书馆得见《乐记》旧藏本,灯前展卷,旬日而竟。其言乐之本在人心感物,谓"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洞见幽微处,令人抚卷太息。今人每以乐为小道,岂知先王制礼作乐,原有风化天下之深意存焉。文辞简净,喻理明畅,西汉儒生手笔,自有一种浑穆气象。读至"乐者敦和"数语,几欲击节称善。壬寅初夏默存识于寓斋。
乐记
知书房
乐记
戴圣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