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71856
2025年09月04日
必读兵书,堪称经典。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著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相传为姜太公吕望所撰。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书并非殷周时赐的作品,而是后人托姜太公之名写成的。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从此书的内容,文风及近年出土文物资料等分析,可大致断定《六韬》是战国时期典籍。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兵法二十四篇
知书房
兵法二十四篇
诸葛亮 著
《兵法二十四篇》是重要的蜀汉军事著作之一。原有二十四篇,但现在其中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现已失传。据说为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晚年时所著,上面记载了诸葛亮几十年来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经验。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在死前曾将此书和造用“连弩”之法等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使姜维成为了诸葛亮最有力的继承人。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著
一题《魏武帝注孙子》、《曹注孙子》。现存最早的注解《孙子》的书。撰者曹操。此书版本甚多,除单行本、合刻本外,还有曹萧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馆丛书》影宋《孙吴司马法》本,明刊《武经七书》25卷本;《孙子吴子》5卷合刻本,《广汉魏丛书》本,王念孙校抄本,左枢笺注本等。以《平津馆丛书》影宋本最为流行。《十家注》系统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览群书”,又有“御军三十年”的军事实践经验,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训诂,更重实际运用,理论性、实践性兼备,是诸家注中最全面者。此书训解字、词简洁而多能得其要旨,对于后人理解《孙子》本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注中间或征引史例、个人实践阐发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发挥,而不拘泥于字义;引述他书言论相参证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异文较《武经》本和《十家注》本为优。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视为《孙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视。宋朝颁行《武经七书》,只有《孙子》有曹注,其余六书无注。但其注过于简略,偶有阙误,是其不足。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2278
《将苑》,号称兵家宝典。真的有用吗?我看未必。写得很玄乎,道理却没讲透。打仗哪有那么多大道理?胜败就是胜败。书上说将领要这样那样,可是真的打起来,谁还记得这些?古人写的就一定对吗?我看未必。打仗靠的是实力,不是空谈。这本书被捧得太高了,其实也就那样。打仗又不是念经,背再多也没用。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知书客481260
《将苑》真乃兵家之瑰宝也!智谋如海,韬略如山,读来令人拍案叫绝!顺读可明其妙,逆读更见其深。为将者可参,为帅者可悟,一介布衣读之亦能通晓世间智谋。困顿时读之如饮醍醐,得意时览之更添戒慎。排兵布阵,料敌制胜,尽在其中。此书非徒战阵之术,实乃人生处世之大道。古来将相多读此,今人安得不读?良药也,明镜也,岂可不读!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知书客931179
读《将苑》时,最叹服诸葛亮洞察人心的才能。他不像战阵中全凭杀伐立威的将领,倒像个看透人性的哲人,将排兵布阵说得如同待人接物般通透明澈。藏于字里行间的,是蜀汉丞相特有的君子之风——既带三分清高傲骨,又怀七分济世热肠。即便千载之下,犹能感受到他那一腔"鞠躬尽瘁"的赤诚,难怪后世文人武将都爱把这部兵书当镜子照。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