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31179
2025年07月30日
读《将苑》时,最叹服诸葛亮洞察人心的才能。他不像战阵中全凭杀伐立威的将领,倒像个看透人性的哲人,将排兵布阵说得如同待人接物般通透明澈。藏于字里行间的,是蜀汉丞相特有的君子之风——既带三分清高傲骨,又怀七分济世热肠。即便千载之下,犹能感受到他那一腔"鞠躬尽瘁"的赤诚,难怪后世文人武将都爱把这部兵书当镜子照。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孙子略解
知书房
孙子略解
曹操 著
一题《魏武帝注孙子》、《曹注孙子》。现存最早的注解《孙子》的书。撰者曹操。此书版本甚多,除单行本、合刻本外,还有曹萧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馆丛书》影宋《孙吴司马法》本,明刊《武经七书》25卷本;《孙子吴子》5卷合刻本,《广汉魏丛书》本,王念孙校抄本,左枢笺注本等。以《平津馆丛书》影宋本最为流行。《十家注》系统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览群书”,又有“御军三十年”的军事实践经验,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训诂,更重实际运用,理论性、实践性兼备,是诸家注中最全面者。此书训解字、词简洁而多能得其要旨,对于后人理解《孙子》本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注中间或征引史例、个人实践阐发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发挥,而不拘泥于字义;引述他书言论相参证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异文较《武经》本和《十家注》本为优。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视为《孙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视。宋朝颁行《武经七书》,只有《孙子》有曹注,其余六书无注。但其注过于简略,偶有阙误,是其不足。
尉缭子
知书房
尉缭子
尉缭 著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三略
知书房
三略
黄石公 著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本著名兵书。属于道家兵书,与《六韬》齐名。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目前,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将领必读的书籍之一。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1260
《将苑》真乃兵家之瑰宝也!智谋如海,韬略如山,读来令人拍案叫绝!顺读可明其妙,逆读更见其深。为将者可参,为帅者可悟,一介布衣读之亦能通晓世间智谋。困顿时读之如饮醍醐,得意时览之更添戒慎。排兵布阵,料敌制胜,尽在其中。此书非徒战阵之术,实乃人生处世之大道。古来将相多读此,今人安得不读?良药也,明镜也,岂可不读!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知书客197669
自八月末至十月初读完这部书,用了近两个月。第三卷和第四卷讲阵法,文字艰深,只是粗略翻阅。诸葛亮写军事策略,分析敌情,讨论将帅之道,讲得清楚明白。读的时候能感受到他对战事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为将之道的严谨态度。其中关于治军的部分尤为实用,让人佩服。这本书确实值得反复研读。甲辰深秋志于蓉城。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知书客498375
奇书,兵家之圣典!勇哉、智哉、绝哉!可沙场研读,可帷幄揣摩;少年可习,老将也当温故。失意时读之,得志时更当细品。百战之师需此,寸功未立之人尤需此。拜将不如学将,学将不如悟将之道。一卷在手,如握千军万马;字字珠玑,尽是克敌制胜之法。读罢顿觉胸中风云激荡,方知古之名将非虚!今人若得此中三昧,纵使白身亦能笑谈兵机。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