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93545
2025年09月03日
翻开《东坡志林》的泛黄纸页,扑面而来的不是预想中的文豪气派,倒像是撞见了一位絮絮叨叨的邻家老叟。这位北宋顶流大V的"微博合集",打着笔记文学的旗号,记录的不过是些鸡零狗碎的日常见闻。说好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旷达呢?怎么满本尽是"今日食鱼甚美""昨夜蚊虫扰眠"之类的流水账? 慢着性子往下读,渐渐咂摸出些古怪。东坡先生笔下的岭南荔枝,红绡脱壳白玉般的果肉,写得让人口舌生津。可转念一想,这哪是写荔枝,分明是写被贬谪的满腹牢骚。文人就是文人,连发个朋友圈都要用典,吃个水果都能吃出"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政治隐喻。这种弯弯绕绕的书写方式,倒像是给文字打了层厚厚的马赛克,非得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背后的真意。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些神神鬼鬼的记载。一代文豪,居然郑重其事地写下"鬼夜诵经"的见闻,还详细描述鬼魂的衣着相貌。这要放在今天,怕是要被科学青年们群嘲到退网。可转念一想,或许这正是古人的可爱之处?他们诚实地记录着那个蒙昧时代的集体幻觉,反倒比现代人硬凹的理性人设更显真实。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后世读者,要在荒诞不经的文字里打捞思想的碎金。 那些被历代文人吹捧的"禅机妙语",读来更像老年干部的朋友圈鸡汤。"庐山烟雨浙江潮",看似玄妙,细想不过是把"看山还是山"的烂梗换了包装。东坡居士在黄州城东垦荒时悟出的人生哲理,与如今网红民宿主鼓吹的"归隐田园",骨子里都是对现实困境的精致逃避。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说到底不过是仕途失意后的精神胜利法。 但夜深人静时重读那些酿酒方子,忽然品出别样滋味。当苏轼详细记录蜜酒发酵的火候,固执地试验五十次仍不成功时,那个在文字里永远潇洒的形象突然血肉丰满起来。这种近乎偏执的生活热情,或许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比起故作高深的议论,这些失败记录反而闪耀着动人的诚实。就像他自嘲"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这种直面欲望的坦率,比如今朋友圈的精致人设可爱得多。 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些看似随意的历史评点。当东坡以八卦小报记者的笔调描写唐代名相,把庙堂风云写成坊间闲谈时,突然理解了何为"以史为鉴"。原来真正的醒世恒言,就藏在这些插科打诨的段子里。只是当代读者早已习惯被干货投喂,谁还有耐心从戏谑中打捞真知? 合上书卷,窗外已是电子屏的蓝光时代。忽然觉得东坡式的碎片化写作,竟与当下短视频时代的表达暗通款曲。区别只在于古人用典故作高深,今人用梗假装亲民。这种跨越千年的表达焦虑,让人不禁怀疑:我们真的比古人进步了吗?那些被供奉在文学神坛上的文字,剥去时光镀金层后,或许不过是一个话痨文人的朋友圈精选。但偏偏是这些不够"文学"的边角料,反而让那个被神化的苏轼,从故纸堆里摇摇晃晃地走出来,带着一身人间烟火气。
东坡志林
知书房
东坡志林
苏轼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著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的力作。全书按经史子集分,计经部八卷,包括《易》、《书》、《诗》、诸《礼》、乐、《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孟子》、小学、经说等;史部和子部八卷,包括天道、历数、地理、诸子、考史;集部三卷,包括评文、评诗三卷;最末为杂识一卷。书前有作者题识云:“幼承义方,晚遇囏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 作者一生博洽多闻,有宋一代诸儒罕与其伦比,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著
风土地理类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约成书于乾隆后期。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朱子家训
知书房
朱子家训
朱用纯 著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全文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精选书评
知书客655479
《东坡志林》是苏轼晚年随笔,内容庞杂,记事零散,但见解独特。书中记录的多是日常琐事,苏轼写这些东西很真实,没有刻意修饰。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直接,不避讳,比如批评王安石变法,说得清楚明白。苏轼的文笔平实,没有太多华丽词藻,但读起来很有味道。这本书让人看到苏轼的另一面,不只是大文豪,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东坡志林
知书房
东坡志林
苏轼
知书客642673
读完《东坡志林》,最打动我的是苏轼的豁达。他写生活小事,比如酿酒、种菜、赏月,都带着一种自在的快乐。就算被贬到偏远地方,他也能找到乐趣。他记录和朋友聊天、游山玩水的细节,读完让人感到轻松。他没有刻意说大道理,但你能从这些小事里看出他的智慧。这本书不是严肃的学问,更像是苏轼的朋友圈,随手写写,反而更真实。
东坡志林
知书房
东坡志林
苏轼
知书客808849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东坡志林》中这寥寥数语,道尽了苏轼在贬谪生涯中参透的人生况味。这部笔记小品集恰似一叶承载着东坡居士思想精华的扁舟,在历史长河中漂流千年,仍以其特有的旷达与睿智打动着后世读者。
东坡志林
知书房
东坡志林
苏轼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