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87130
2025年07月07日
圣典,华夏之根基。可作启蒙读物,可作研究素材。孩童当读,成人亦当读。识字时可用,治学时可用。平民能从中得常识,学者能从中考源流。寻根问祖时需查,研究姓氏时需查。认字不如解字,解字不如明理。姓氏之道,历史之镜。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公孙龙子
知书房
公孙龙子
公孙龙 著
是战国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所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又名《守白论》。《汉书·艺文志》著录14篇,后多散佚。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等6篇。其首篇《迹府》是后人辑录公孙龙事迹而成的传记,其余5篇均为探讨哲学和逻辑学问题的著作:《指物论》论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提出共相并非具体事物,但可概括许多特殊事物的观点;《白马论》论证白马非马、白马非白,严格区别事物的差别性;《坚白论》强调坚、白同时分离,可以独立自藏;《名实论》要求名实相符,强调概念的明确性固定性,强调立辞不得自相矛盾。这些,对我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但其诡辩和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却不可取。该书持论诡诙,辩说奇特,是研究公孙龙名辩思想的可靠资料,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自唐以来,注释本书者甚多,以宋谢希深《公孙龙子注》较为有名。另有近人陈柱《公孙龙子集解》、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庞朴《公孙龙子译注》等注释本。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著
《论衡》是我过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所作,大约汇编成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王充还在书中批判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并认为“天”并非是神,而是无意识的自然之物,天和万物一样,都是由“气”组成。因本书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老老恒言
知书房
老老恒言
曹庭栋 著
养生类著作。清·曹庭栋著,全书共五卷。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后因遭兵燹板毁,同治九年(1870)重刻。又名《养生随笔》。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后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皆为调养治疾之需。全书所述,有论有法,周详实用。全书谈及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养生方法,其中卷2中有老年人导引法,卧势5条,立式5条,坐式10条,均是为老年所制,简便易行。如卧式中有1条是导引手足十指,“仰卧,伸两足,竖足趾。伸两臂,伸十指,俱着力向下。左右连身牵动数遍。”
精选书评
知书客272715
《百家姓》编排简单,读来却让人心生亲切。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最朴实的传承。每个姓氏背后都是一段历史,一个家族的记忆。小时候背诵时只觉得枯燥,现在回想起来却满是温暖。它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普通人家的姓氏也能位列其中,让人感到平等。这大概就是它流传千年的原因。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客862347
这书我只花了一下午就翻完了。说是百家姓,实际收录了四百多个姓氏,后面补进去的那些根本没人用。编排杂乱无章,赵钱孙李之后就乱排了。内容更是简陋,光秃秃列一堆姓氏,连最起码的来历说明都没有。古人识字率低,背这种东西或许有用。现在谁还靠这个认字?纯粹是浪费纸张。出版社印这种东西,无非是看准了家长的钱包。十二月冬夜随手记。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客264555
姓氏之书,号称启蒙?可笑可叹!五百余姓,顺序何来?赵钱孙李凭何居首?帝王将相,世家大族,倒是排得靠前。寻常百姓,排在末尾。此所谓启蒙?不过是权势者的家谱罢了!顺读无趣,倒读更无趣。孩童背诵时不知其义,成人翻阅时难寻其理。一部符号汇编,怎配称经典?姓氏背后,尽是门第之见,封建余毒。读之无益,不读亦无憾。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