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69624
2025年07月16日
有人读《元史》看到了元朝疆域的辽阔,有人看到了民族融合的复杂过程。而我翻开这本书,只觉得茫然。那些帝王将相的故事离我太远,那些制度变革的记载又太枯燥。宋濂写的历史是真的吗?他毕竟是明朝的官员。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列为经典。它既不能指导我的生活,也不能让我更了解现在。也许历史就是这样的,总有我们看不懂的部分。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著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新元史
知书房
新元史
柯劭忞 著
清末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内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纪传体元代史。柯氏不满于《元史》疏漏讹误,乃搜集《永乐大典》中元代史料及历代史著、金石、笔记、文集,域外史料除袭录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原文外,还译引德国人哀德蛮(Erdmann)所译拉施都丁《史集》、多桑《蒙古史》等,并参考屠寄《蒙兀儿史记》早期刻本等同时代人研究成果,将元代史事重编为是书。本纪较简,繁冗之处皆移入志书,故志书较《元史》及其他元史著作为详博。增《行省宰相年表》。然全书无自撰序跋、凡例、考异和引据出处,为论者所诟病。又因哀德蛮德文译音不可信,故《氏族表》中有一人两名之误。史学观点极为守旧。刊于辛亥后尚以“史臣曰”发表史论;《兵志》删除元代禁止汉人使用武器记载,认为元代已是“华夷大同”。1921年12月4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为《二十五史》之一。
史记
知书房
史记
司马迁 著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精选书评
知书客133520
读《元史》,如饮醇酒,愈品愈有味。宋濂笔下的铁骑风云,不只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人性与权力的永恒博弈。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征伐与朝堂,在他笔下竟鲜活如昨,让人不禁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尤爱其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既有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也有寻常士卒的血泪悲欢,这种平衡的叙事视角,让这部史书有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知书客744097
《元史》为宋濂主持编纂,后人因其仓促成书,多有疏漏。宋氏注重实录,保存元代典章制度,采撷公文档案,为后世研究元代提供了基础材料。《元史》体例完备,列传详实,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但编修时间紧迫,校勘不精,记事多有重复讹误。整体而言,此书虽非上乘之作,却因保存史料之功而不可废。至于文笔工拙,实非其所重。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知书客854538
自庚寅春分至立夏,断续读《陈书》三十六卷,竟觉茫然若失。姚氏父子为文简净,然纪陈朝三十余年事,多所回护,帝王本纪尤近谀辞。至于侯安都、吴明彻诸将列传,则稍见笔力,然终不能尽掩陈室衰微之状。昔人谓"陈寿矜于《蜀书》",今观《陈书》,殆亦有此病。南朝四史,此为最下,但存一代典章而已。壬辰暮春筱堂记于吴门。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