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4144
2025年09月04日
大史书?元朝的正货?正史不正,私货一堆。明人修史,可信几分?帝王纪事太简略,列传写作太随意。词句生硬,行文跳跃。重要的人记不全,该写的都没写。蒙古时期的事缺太多,关键战役一笔带过。花太多篇幅写皇帝,普通人看不到影子。拿来当史料,要小心查证。说它是第一手资料,不如说是二手拼凑。需要看,但别全信。真想了解元朝,还得看其他书。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著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和《南史》打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利于比较出各朝代、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准确勾勒的历史形势和历史变化趋势,体现历史发展的本质性特点。
宋书
知书房
宋书
沈约 著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 《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该书篇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沈约在《宋书》各志中的叙述,经常溯及到魏晋时期,这可以弥补《三国志》等书的缺陷,同时因为志才是沈约亲自创作的部分(人物传记多抄前人徐爰之宋书),所以志的价值最高。《宋书》的志有八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占全书的一半。
新唐书
知书房
新唐书
欧阳修、宋祁、范镇、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 著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欧阳修与宋祁皆有排佛的倾向,故《新唐书》不见玄奘、一行等佛门之事迹,无以反映盛唐时期的佛教史实。
精选书评
知书客969624
有人读《元史》看到了元朝疆域的辽阔,有人看到了民族融合的复杂过程。而我翻开这本书,只觉得茫然。那些帝王将相的故事离我太远,那些制度变革的记载又太枯燥。宋濂写的历史是真的吗?他毕竟是明朝的官员。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列为经典。它既不能指导我的生活,也不能让我更了解现在。也许历史就是这样的,总有我们看不懂的部分。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知书客133520
读《元史》,如饮醇酒,愈品愈有味。宋濂笔下的铁骑风云,不只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人性与权力的永恒博弈。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征伐与朝堂,在他笔下竟鲜活如昨,让人不禁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尤爱其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既有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也有寻常士卒的血泪悲欢,这种平衡的叙事视角,让这部史书有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知书客744097
《元史》为宋濂主持编纂,后人因其仓促成书,多有疏漏。宋氏注重实录,保存元代典章制度,采撷公文档案,为后世研究元代提供了基础材料。《元史》体例完备,列传详实,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但编修时间紧迫,校勘不精,记事多有重复讹误。整体而言,此书虽非上乘之作,却因保存史料之功而不可废。至于文笔工拙,实非其所重。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