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1521
2025年09月04日
宋濂主修的《元史》仓促成书,却保留了蒙元帝国独特的草原气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祖铁木真部分写得最为传神,那种"以弓马取天下"的豪迈跃然纸上。不过全书最耐人寻味处,在于对忽必烈汉化政策的矛盾记载——既赞其"混一华夷",又暗含对"蒙古旧制沦丧"的惋惜。宋濂作为明朝史官,在记述前朝时能保持这种客观态度,实属难得。书中对阿合马等权臣的刻画入木三分,权术与贪婪交织的形象令人过目难忘。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清史稿
知书房
清史稿
赵尔巽 著
《清史稿》是北洋政府时期,经袁世凯批准,由赵尔巽为总担纲编纂的一部大型清朝历史史籍,因其未经总阅修订即匆忙付梓刊行,故曰“史稿”。参与该史稿纂修的工作人员,前后有300多人,编纂时间历达15年,最后成书536卷,800余万字。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视为成书“。
周书
知书房
周书
令狐德棻 著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 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133520
读《元史》,如饮醇酒,愈品愈有味。宋濂笔下的铁骑风云,不只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人性与权力的永恒博弈。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征伐与朝堂,在他笔下竟鲜活如昨,让人不禁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尤爱其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既有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也有寻常士卒的血泪悲欢,这种平衡的叙事视角,让这部史书有了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知书客969624
有人读《元史》看到了元朝疆域的辽阔,有人看到了民族融合的复杂过程。而我翻开这本书,只觉得茫然。那些帝王将相的故事离我太远,那些制度变革的记载又太枯燥。宋濂写的历史是真的吗?他毕竟是明朝的官员。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列为经典。它既不能指导我的生活,也不能让我更了解现在。也许历史就是这样的,总有我们看不懂的部分。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知书客744097
《元史》为宋濂主持编纂,后人因其仓促成书,多有疏漏。宋氏注重实录,保存元代典章制度,采撷公文档案,为后世研究元代提供了基础材料。《元史》体例完备,列传详实,保存了大量原始史料。但编修时间紧迫,校勘不精,记事多有重复讹误。整体而言,此书虽非上乘之作,却因保存史料之功而不可废。至于文笔工拙,实非其所重。
元史
知书房
元史
宋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