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4827
2025年09月04日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读起来平实却有力量。孔子讲仁爱、重礼义,道理简单却深刻。他教人修身齐家,说话直接不绕弯。后人读《论语》,能明白做人处世的根本。书里没有大道理,都是日常生活的智慧。这些话流传两千多年,现在看依然有用。孔子教学生要诚实守信,自己先做到。他周游列国不得志,却不改初心。这样的精神,让人敬佩也让人思考。
论语
知书房
论语
孔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大学章句集注
知书房
大学章句集注
朱熹 著
《大学章句集注》是由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所著。是朱熹对《大学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最早的版本是朱熹自序的.1217年宋刻本。
中庸
知书房
中庸
子思 著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精选书评
知书客514036
翻开《论语》,满纸都是道理。别人看到孔子的智慧,我却觉得困惑。这些话听起来都对,但放到现在好像又用不上。学生问什么是孝,什么是仁,孔子每次回答都不一样。到底该听哪一句?他说要守礼,又说不能太死板。到底该怎么做?圣人的话像镜子,照出我的迷茫。或许不是书的问题,是我没想明白。
论语
知书房
论语
孔子
知书客442042
论语里的道理,很多人盯住孔子说教的一面。我看重的却是这些对话背后的平等精神。弟子敢问,夫子必答。学生可以不同意老师的观点,甚至当面反驳。放到今天,师生之间也未必能做到这样坦诚交流。孔门师生关系的开放程度,远超后世对儒家僵化的想象。读论语若是只记格言警句,就错过了最珍贵的部分。
论语
知书房
论语
孔子
知书客176548
读《论语》最大的感受是孔子的话很实在。他讲道理都是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怎么对待父母,怎么和朋友相处。这些道理现在看还是很有用。孔子和学生们的对话也很有意思,学生问问题,他回答得很简单,但道理很深。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它教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这些道理很朴素,但不容易做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
论语
知书房
论语
孔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