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54865
2025年06月25日
壬寅仲夏至初秋,断续读完全书。何去非论兵,不尚空谈,每举战例,必究其胜负之由。其论李广、楚汉诸篇,尤为精辟。古人言"纸上谈兵",此书却能从实处着眼,非寻常策论可比。宋人兵书存世不多,此册虽薄,已足珍贵。可惜流传不广,今人知者甚少。八月末读毕,掩卷沉思,觉古人智慧,今人未必能及。甲辰夏日记于沪上。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著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相传为姜太公吕望所撰。但据历代学者考证,其书并非殷周时赐的作品,而是后人托姜太公之名写成的。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吕望。但是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从此书的内容,文风及近年出土文物资料等分析,可大致断定《六韬》是战国时期典籍。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虎钤经
知书房
虎钤经
许洞 著
我国古代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时4年于景德元年(1004年)撰成,共20卷,210篇,论述了210个问题。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及清代《四库全书》等刊刻本。 《虎钤经》的主旨是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并兼及风角占候、 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将帅应“观彼动静”而灵活用兵,做到“以虚含变应敌”。尽管天时有吉凶,地形有险易,战势有利害,如能吉中见凶、凶中见吉,易中有险,险中见易,利中见害,害中见利,就能用兵尽其变。他还认为,要取胜须“以粮储为本,谋略为器”。 未战之前要“先谋”:欲谋用兵,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陈,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赏罚等。既战之后,一要善于“夺恃”,包括夺气、夺隘、夺勇等;二要善于“袭虚”,以佯动、诱敌击其虚;三要“任势”,乘机击敌懈怠,设伏击敌不意,乘胜扩张战果等。书中还强调“逆用古法”,“利在变通之机”。书中汇集的与军事有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识别方位等知识,其中许多为过去兵书所少有。此外,该书还汇集了不少阵法并创造了诸如飞鹗、长虹等 阵。该书在体例上,分类编排,按类阐述,为后世许多兵书所借鉴。
握奇经
知书房
握奇经
佚名 著
中国古代关于八阵布列的兵书。又称《风后握奇经》、《握机经》、《幄机经》。1卷,380余字。相传书中的经文为黄帝臣风后撰,姜尚加以发挥引申,后来又经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作解。经文后附有佚名《握奇经续图》一卷,但仅存其目,无图。再后则附晋马隆《八阵总述》一卷。按《七略·兵书略》有“《风后》十三篇,图二卷”。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曰“依托也”。已定其伪。而《握奇经》之名,汉、隋、唐诸书《艺文志》皆不载。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6167
何去非《备论》一书,论十六国用兵得失,可谓深切著明。读其论晁错、李广诸篇,每为掩卷太息。大抵才士论史,往往力透纸背,能使千载之下,如亲见当时成败利钝之故。惜其书流传不广,世人但知孙子十三篇,而不知何氏之论亦兵家之圭臬也。文笔矫健,议论精审,使读者如饮醇酒,不觉自醉。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知书客694112
何去非《何博士备论》论兵说战,非纸上谈兵者可比。他亲身经历战阵,又善读书思考,所以把道理讲得透彻明白。读此书让人明白,真正的智慧来自实践与思考的结合。书中分析战例,推究成败,见得深远。字里行间透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看他议论精确,条理分明,可知其治学之勤。此书不仅有益用兵,更能启发人在任何领域都要踏实做事、用心思考。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知书客214232
刚开始读《何博士备论》时,我以为是一本正经的兵书。但越看越觉得不对劲,里面的话说得很模糊,道理讲得不清不楚。有些地方像是在自言自语,有些地方又突然转到别的话题上去。我不明白这本书到底想说些什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推崇它。可能是我水平不够吧,但确实看得很费劲。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