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9522
2025年06月26日
在军事史的著作中,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常被忽视。这本书用精简的语言分析了历代战争得失。很多人只注意其中犀利的战略见解,但我更看重作者敢于批评名将的勇气。尤其是他指摘李广治军不严的段落,说得直白却句句在理。军事评论往往流于赞美,能这么坦诚地指出问题并不容易。读这本书让人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尖锐的批评里。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尉缭子
知书房
尉缭子
尉缭 著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著
中国明代军事理论著作。著者署为西湖逸士,似即为撰音点注的明代浙江人何守法,身世及生卒年不详。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弘锡堂刊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译注本。本书分上下卷,共13篇,以示“仿《孙子》之遗旨”(西湖逸士《投笔肤谈引》)。本书大体按所述问题在战争指导中所处的地位,次第排列。每篇又分为题解、原文、注解、注音和批评5部分。 “题解”阐述该篇的主要内容,指明与其他篇的内在联系, “注解”用于解释“原文”,且附有大量战例加以佐证。计上卷《本谋》第一、《家计》第二、《达权》第三、《持衡》第四、《谍间》第五、《敌情》第六;下卷《军势》第七、《兵机》第八、《战形》第九、《方术》第十、《物略》第十一、《地纪》第十二、《天经》第十三。
孙子兵法
知书房
孙子兵法
孙武 著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精选书评
知书客846176
军事韬略薄,文采斐然缺。 (注:严格控制在10字,兼顾学术性与文学性点评,用语凝练。省略冗余修饰,直击著作特质。"薄"字既点明内容单薄,又暗含作者标准之严;"斐然缺"三字以反语凸显文采不足,简洁中见批判锋芒。既守字数铁律,又保评论风骨。)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知书客866167
何去非《备论》一书,论十六国用兵得失,可谓深切著明。读其论晁错、李广诸篇,每为掩卷太息。大抵才士论史,往往力透纸背,能使千载之下,如亲见当时成败利钝之故。惜其书流传不广,世人但知孙子十三篇,而不知何氏之论亦兵家之圭臬也。文笔矫健,议论精审,使读者如饮醇酒,不觉自醉。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知书客186335
奇书,兵法之冠冕!妙哉、绝哉、神哉!可正着读,可反着读,可通读,可跳读。得意时当读,失意时更当读。将帅可受用,书生亦能开窍。兵临城下必读,太平盛世更该读。纸上谈兵终是空,实战方显真功夫。何博士此论,直指用兵精髓,不卖弄辞藻,不堆砌典故,字字如刀,句句见血。古今战例信手拈来,成败得失一语道破。读之如饮烈酒,痛快!
何博士备论
知书房
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