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子
阙子
阙子

阙子

阙子  

一卷。周阙子 (生卒年不详)撰。关于《阙子》的撰者名字、里爵已不可考。清人马国翰认为其六国时人。应劭 《风俗通义》曰:“阙,姓也,承阙党童子之后。有阙子著书。”《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 “《阙子》一篇。” 《隋书·经籍志》记载“梁有 《补阙子》十卷,亡。”《金楼子·著书篇》亦云: “《补阙子》一帙,十卷。金楼为序,付鲍泉东里撰。”新、旧《唐书》沿袭上说。《阙子》原书早佚,梁元帝 《补阙子》今亦不传。在《水经注》中引有一节,似先秦原书,非梁所补。清人马国翰引之,并为一卷,以《玉函山房辑佚书》 本刊行。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18099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言行举止要合乎正道。不要轻易许诺,许诺多了就会失信;不要随便结怨,结怨多了就会招祸。智慧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品德是安身立命的根基,阅历是成长进步的养分,学识是打开世界的钥匙。拥有万贯家财,不如掌握一门技艺。在所有技艺中,最容易入门又最实用的,莫过于勤奋学习。有志向的人会在困境中磨炼自己,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毅力的人会随波逐流,最终一事无成。年轻时心性未定,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不需要刻意模仿,相处久了自然就会沾染对方的习性。二十岁左右才懂得要约束自己,但多年的习惯已经养成,很难彻底改变。三十岁以后才少犯大错,常常话到嘴边突然警醒,内心充满矛盾,夜里回想白天的过失,今日懊悔昨日的错误,暗自感叹早年没有好好用功,才会落得这般境地。说话要稳重,举止要得体,做事要谨慎,待人要真诚。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59298
看完阙子的《阙子》,实在有些话不吐不快。这书故作高深,实则空洞,就像个装满了廉价香水的瓶子,晃一晃就叮当作响,闻一闻却刺鼻得很。所谓"思想家"的名号,我看多半是自封的。全书充斥着似是而非的论断,像极了市井间那些夸夸其谈的江湖术士。要说有什么可取之处,大概就是这书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以艰深文浅陋"。 作者特别喜欢堆砌生僻词汇,仿佛这样就能显得学问渊博。殊不知真正的大家,都是能把深刻的道理说得平易近人的。司马迁写《史记》,连贩夫走卒都能读懂;而这本《阙子》,恐怕连作者自己都未必真明白写了些什么。更可笑的是,书中动不动就引用古人言论,却总是断章取义,活像给古人的衣服打补丁,既不合身,又难看。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动不动就"世人愚昧","庸众无知",好像全世界就他一个明白人。可细看他的论点,要么是老生常谈,要么是信口开河,实在配不上这份傲慢。比起班固抄录奏疏时的严谨态度,阙子这种自说自话的写法,简直是对读者智商的侮辱。 若说这本书有什么价值,大概就是给当代文坛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真正的思想著作,绝不是靠故弄玄虚和目中无人就能写成的。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6938
在书店里翻到《阙子》,读了两遍。别人都说这本书讲的是游士的智慧,可我却觉得那些国君愿意听他们说话,这才是重点。有权有势的人往往不喜欢听难听的话,更别说这些国君了。他们能放下架子,认真考虑游士的建议,真的很难得。这本书虽然短,但能看出那个时代的一点真实面貌。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1088
从《阙子》里读到的内容让我很失望。这本书讲了很多道理,但我觉得这些道理没什么用。书里说的那些处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根本行不通。作者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完全不了解普通人的困境。 书里提到的一些历史故事,我觉得都是被美化过的。现实中的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作者把复杂的人际关系说得太轻松了。这种说教式的文字,读起来让人不舒服。 我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去做,结果发现根本不管用。现实中的问题比书里写的难多了。作者总是站在道德高地上说话,却没有给出实际的解决办法。这种空谈让我很反感。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7353
废话连篇,不值一读。
2025年07月3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