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逻辑
黑格尔的逻辑
黑格尔

黑格尔的逻辑

黑格尔  

《黑格尔的逻辑》是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写于世纪早期的一部哲学专著。 这部著作是黑格尔《哲学科学百科全书》的翻译和阐释,特别关注逻辑学部分。 它探讨了黑格尔的思想体系,旨在系统地重组理性和理解的原则,在追求真理。 本书的开篇向读者介绍了黑格尔的哲学方法论,强调了将逻辑作为一门科学来理解的有纪律和严格的方法的必要性。 黑格尔不是处理经验观察,而是断言哲学必须超越仅仅是可感知的东西,并致力于连接存在的所有方面的基本真理-上帝,自然和人类精神。 他强调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挑战读者认识到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主观的,而是植根于一个更广泛的,相互关联的理性框架。 导言为深入研究人类思想如何与存在、本质和存在的终极真理的概念相交奠定了基调。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15718
"逻辑学是纯粹思想的王国,是真理的绝对形式。"这部著作不仅展现了黑格尔思想的深邃性,更是理解辩证法的必由之路。
2025年07月28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2544
读《黑格尔的逻辑》时,一开始觉得很难懂。每个概念都像一堵高墙,挡在面前。但我不想放弃,坚持一页页啃下去。慢慢地,那些抽象的概念开始变得清晰。我发现思维可以像爬楼梯一样,一步步往上走。虽然过程很累,但每次理解一个新观点,就像推开一扇新的大门。这本书教会我,只要不放弃思考,再难的知识也能攻克。现在回头看,那些曾经觉得深奥的内容,已经成了我思考的基石。
2025年07月27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97247
合上《黑格尔的逻辑》已经有些时日,但那些艰深晦涩的概念依然在脑海中盘旋不去,像一团纠缠不清的丝线,越是想要理清,越是让人感到眩晕。这种体验既令人困惑又莫名着迷,就像站在一面不断扭曲的镜子前,试图看清自己的倒影。 虽然早就听闻这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哲学经典,但真正阅读时才发现,黑格尔对概念的剖析竟能如此精微,如此深邃,如此令人窒息!每一个命题都在自我否定中向前推进,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运动像永不停歇的钟摆,将读者的思维推向极限。 这当然与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的身份密不可分。我始终相信,真正伟大的思想家必须经历过思想的炼狱,才能锻造出如此锋利的概念工具。那些未经痛苦思索就轻易得出的结论,即使包装得再精美,也终将暴露出肤浅的本质。 就像康德,如果没有在独居生活中长达十年的沉默思考,很难想象他能写出"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样震撼人心的句子。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思考深度,让他的批判哲学成为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黑格尔同样如此。如果没有经历过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思想冲击,没有见证拿破仑铁骑踏遍欧洲的历史剧变,他不可能发展出如此宏大的历史哲学体系。在《逻辑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抽象的概念演绎,更是一个思想家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当他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时,背后是对历史辩证法的惊人洞察。 相比之下,当代某些所谓的"哲学畅销书"显得多么苍白!那些用俏皮话包装的浅薄见解,那些为了讨好读者而刻意简化的思想,就像用塑料仿制的古董,外表光鲜却经不起推敲。《黑格尔的逻辑》之所以历经两百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它拒绝这种廉价的妥协。 作为一个曾经沉迷于心灵鸡汤式思考的读者,我最初对这样的深度思考充满畏惧。那些年更喜欢"十句话读懂哲学"之类的快餐读物,满足于浮光掠影的知识消费。直到有一天,当我在生活中遭遇真正的思想困境时,才发现那些浅薄的"人生智慧"根本无力应对存在的焦虑。 黑格尔教会我,真正的思考必须穿越概念的荆棘,承受思维的阵痛。就像他笔下的"否定之否定",认识的过程必然经历迷茫与困惑,才能达到更高的理解。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在阅读时感到的挫败与眩晕,恰恰是思想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也让我明白,为什么马克思、克尔凯郭尔这些截然不同的思想家都从黑格尔哲学中汲取营养。就像一棵大树的根系,《黑格尔的逻辑》深植于西方思想的土壤,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哲学专业的范畴。即便在今天这个推崇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这部作品依然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 每次重读,我都能在晦涩的文字背后感受到一种罕见的思想勇气——那种敢于直面矛盾、拥抱复杂性的勇气。在这个习惯非黑即白的世界里,黑格尔提醒我们:真理往往存在于对立面的辩证统一中。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解毒剂。
2025年07月2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3013
一部思想的百年跋涉,是哲学家们燃烧的理性之光,沉溺于概念、体系、矛盾、扬弃、绝对精神、辩证运动、历史进程、逻辑推演、批判与超越。先驱者构建恢弘的殿堂,后来者在思辨的迷宫中追寻与迷失。这历程同样是求知者时而困惑时而顿悟的执着探索,守护真理的火种,渴望而又畏惧的智慧,永不熄灭的好奇心,纯粹思辨的美,还有最终的澄明。每一个命题都像跳动的脉搏,或激昂或深邃,震撼灵魂。每一次思维的飞跃与沉淀,都在对抗人类永恒的蒙昧与有限性。多年以后,当我在深夜的书房里合上这本泛黄的著作,会想起第一次在哲学课的午后,被"存在即合理"这句咒语般的话语击中的那个瞬间。逻辑的严酷锻造了思想的锋芒,正如同风暴洗礼后的森林,枝干会更加挺拔地向天空伸展。那些看似冰冷的范畴,实则是人类精神最炽热的舞蹈。
2025年07月2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14335
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只看了前两章,感觉快要崩溃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难理解了,里面全是抽象的哲学概念,比如"绝对精神""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每个词看着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完全看不懂。黑格尔写东西喜欢绕圈子,同一个意思他能用三四种不同的说法反复讲,看得人头都大了。 书里动不动就引用康德、费希特这些人的理论,但又不解释清楚背景知识。我查了好多资料才知道他在说什么,结果发现他其实就是在批评这些人的观点。这种写法对普通读者太不友好了,好像默认所有人都应该懂这些哲学史似的。 最让人困惑的是黑格尔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他总在说"真理必然如此""理性必须这样发展",但从来不解释为什么必须这样。读着读着就感觉他在自说自话,完全不管读者能不能跟上他的思路。有时候我觉得他就是在玩文字游戏,把简单的事情说得特别复杂。 书里有些观点确实挺有意思,比如他说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但大部分时候我都搞不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每看一页都要反复读好几遍,这样下去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看完。
2025年07月20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