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韩非子
韩非子
佚名

韩非子

佚名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69360
读《韩非子》时,总觉字字如冰锥刺骨,却又在寒冽中窥见人性的真实。那个将人心比作"欲利而恶害"的冷峻智者,把君臣关系剖解得像庖丁解牛般精准,让人在战栗中不得不承认其深刻。他说"术不欲见",道出了权力场中最隐秘的游戏规则;讲"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至今仍是组织管理的金科玉律。 最触动我的,是韩非对人性弱点的洞若观火。"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这般诛心之论,初读令人脊背发凉,细想却道破了多少商业社会的真相。他将"矛盾之说"化作锐利的手术刀,把儒家温情脉脉的面纱挑破时,那种近乎残酷的清醒,恰似给混沌世相注入一剂苦口良药。 而今重读"冰炭不同器而久"的譬喻,忽然明白这不仅是政治寓言,更是处世箴言。我们何尝不是在理想与现实、原则与变通之间反复权衡?韩非笔下那些"五蠹"之辈,在今日职场中依然能找到鲜活对应。他教导的"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倒成了创新时代最好的注脚。 掩卷沉思,这位法家集大成者用冷峭文字构筑的智慧宫殿,砖石间渗着血与泪的教训。那些看似冰冷的法度条文背后,何尝不是对混乱时局的痛心疾首?当他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时,字里行间分明跳动着务实的理想主义。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跨越两千年,依然能照见我们内心的挣扎与抉择。
2025年07月16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43424
这本书我看不懂。觉得很无聊。内容很复杂。道理讲得绕来绕去。法律条文太多了。读起来头痛。例子举得不好。想法太极端。现实里用不上。治国方法太冷酷。君臣关系很僵硬。老百姓的利益不考虑。跟现在的社会完全不合拍。全文都是命令口气。像是在吓唬人。说话不方便。做事不方便。活着不自由。秦始皇喜欢这套方法。我们现代人受不了。
2025年07月1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62355
古之圣贤立言,欲启民智、明法度、正人心,如孔子述而不作,孟子道性善,皆存济世之怀。今观《韩非子》一书,虽名列法家,然字里行间浸透权谋之术,实乃帝王枕边之秘笈,非君子所宜取法。其言"法术势"三者并重,看似治国良方,细究则尽是驭民之术。将人主比作龙之逆鳞,臣民比作爪牙,何其刻薄寡恩!此等学说,助长了多少暴君苛政?秦皇汉武之酷烈,未必非受其毒也。 韩非之文,辞藻华美而心术险恶。论"二柄"则曰刑德,谈"五蠹"则斥文士,其笔下之民,不过待宰羔羊;心中之道,无非弱肉强食。尤令人齿冷者,是其将父子夫妇皆以利害衡之,谓"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非禽兽之言乎?儒家讲亲亲之爱,墨家言兼相爱,韩非却将人间温情尽数解构,只余赤裸裸的算计。今之职场倾轧、官场权斗,与韩非之术何其相似!每见有人援引《韩非》以自饰,吾未尝不叹:此辈已自绝于人道矣。 然则此书竟能流传千年,亦非无因。其剖析人性之阴暗,确如照妖镜般犀利;论权力运作,更似手术刀般精准。但医者执刀为救人,韩非执刀为屠戮。读其"难言"篇,自道"逆鳞"之惧,终不免死于秦狱,岂非天道好还?今人若只学其术而不思其祸,犹饮鸩止渴。吾尝见某商贾案头常备《韩非》,未几因构陷同行入狱,此非现世报耶? 昔太史公评韩非"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实乃过誉。观其书如观庖丁解牛,只见刀光霍霍,不闻哀鸣呜呜。法度沦为权谋的遮羞布,此乃法家之殇,亦华夏文明之痛。今人读之,当如履薄冰:可鉴其智,不可师其心;可用其法,不可承其毒。否则,纵得一时之利,终将自食恶果。韩非之悲,非在身死,而在其学说终究浇灌不出善的果实。
2025年07月1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18413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
2025年07月1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1325
法刑严政,处世必知。
2025年07月1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