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1
发表书评
看完《增广贤文》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把人性想得太简单了。它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现实往往是好人吃亏,坏人得势。它教人"忍一时风平浪静",可实际上忍让只会让恶人变本加厉。这些道理听起来很好,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
这本书的很多话都是空谈。比如"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可没有钱连饭都吃不上,谁还在乎仁义?它还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两句话本身就是矛盾的。
最可笑的是它一边说"知足常乐",一边又说"人往高处走"。这些道理互相打架,让人不知道该听哪一句。现实生活不是靠这些漂亮话就能解决的。
读透世情,且看此书。
翻开《增广贤文》,扑面而来的是令人窒息的市侩气息。那些被传颂千年的格言警句,表面上冠冕堂皇,骨子里却浸透着赤裸裸的功利主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样的句子,看似道破世态炎凉,实则将人际关系异化为赤裸的利益交换。更令人不适的是,这种犬儒主义的处世哲学被包装成人生智慧代代相传。
那些被奉为圭臬的谚语,不过是封建社会的生存法则。"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教导人们逆来顺受,这种精神鸦片般的处世哲学,消解了多少人反抗不公的勇气?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更将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合理化,这种互害型的社会伦理,至今仍在毒害着我们的集体心理。
最令人反感的是书中无处不在的双重标准。"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的矛盾说教比比皆是。这种精神分裂式的道德说教,既想维持道德高地的姿态,又不放弃对现实利益的追逐。与其说这是处世智慧,不如说是虚伪的生存指南。在当代社会,我们更需要真诚的价值观,而不是这种精于算计的处世术。
读完《增广贤文》发现古人确实总结了很多处世经验。但这些老话真的适合现代社会吗?书里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道理谁都懂。但现实中我们往往既要有防人之心,又不得不做些违心的事。书里还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现在的社会一味忍让只会让人得寸进尺。古人这些道理放在今天显得太过理想化。他们那个时代人情社会还能讲这些,现在都是利益往来。书里教人向善没错,但现实是善良的人总是吃亏。这些老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根本解决不了现代社会的复杂问题。古人不懂现在的竞争压力,不懂现在的生存法则。他们的经验之谈在今天看来有些过时了。
读完《增广贤文》不禁让人怀疑,这些看似精辟的格言警句真的能指导现代生活吗?古人把"逢人只说三分话"奉为圭臬,可如今这个需要真诚合作的社会,处处设防反而寸步难行。那些劝人忍让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职场竞争中简直像是一剂毒药。
更可笑的是书中充斥着"命里有时终须有"的宿命论调,这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放在今天这个需要主动争取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那些教人圆滑处世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培养出的不过是些八面玲珑的墙头草。
我承认先贤的智慧结晶,但时代在变,人性未变。与其死守这些可能已经过时的处世箴言,不如在传统智慧与现代价值观之间寻找平衡点。毕竟,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处世法则。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