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29
发表书评
年纪渐长,越发觉得《周易》这部古老经典里藏着太多人生智慧。最近重读时,我常常在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什么三千年前的卦象仍然能给我们启示?那些看似简单的阴阳符号,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
记得去年公司面临重大决策时,我偶然翻到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突然明白困境中更需要保持进取心。这让我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做人要像竹子,虚心有节。"当时只觉得是老生常谈,现在才懂其中深意。《周易》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总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出恰到好处的点拨。
前几天和一位老学者聊天,他说研究《周易》大半辈子,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与时偕行"。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常说的"顺势而为",早在《周易》里就讲透了。就像交朋友,强求不来的时候要懂得等待时机,这比盲目行动要明智得多。那位老先生说话时眼神平和的样子,让我想起书中"谦卦"说的"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朴素的道理里。
现在很多人追求速成,看本书要听"十分钟解读",学个技能要找"三天速成班"。但《周易》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时节。就像种地,春种秋收是自然规律。我创业这些年,最深的体会就是:有些事情急不得,该蛰伏时就要蛰伏。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下棋,他总说:"欲速则不达。"现在想来,这不就是《周易》"渐卦"的道理吗?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却常常忽略了精神传承。读《周易》时,我特别感动于"家人卦"说的"正家而天下定"。一个家的风气,比留多少钱财都重要。记得母亲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做人要知足",小时候觉得这话太普通,现在才明白这就是最好的家风。就像《周易》里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些朴素道理经过时间沉淀,反而显出珍贵。
在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周易》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有些根本的东西不会变。就像"复卦"说的"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万事万物都在循环中前进。去年遭遇事业低谷时,正是这个道理让我重拾信心。现在每当我焦虑时,就会想起书中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心态就能平和许多。
夜深人静时翻看《周易》,常常觉得像是在和一位智慧长者对话。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但会引导你自己思考。就像小时候问爷爷问题,他总会反问我:"你觉得呢?"这种启发式的智慧,或许才是《周易》最珍贵的地方。读得越久,越觉得这不是一本算命的书,而是一部教人如何在变化中守常、在纷扰中见本真的生命指南。
说起来很惭愧,直到30岁我才第一次认真读完这本被称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以前总觉得它晦涩难懂,现在才发现是因为自己没沉下心来。
这本书最让我惊讶的是它的实用性。虽然写作年代久远,但里面的道理放到今天照样适用。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现在用来鼓励人还是很贴切。还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教人要有包容心。
有些卦象的解释让我特别有共鸣。"乾卦"讲的是要像天一样刚健有为,这让我想到工作时要保持积极态度。"坤卦"教人要像大地一样包容,提醒我在人际交往中要多理解别人。
读完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这本书。它不仅讲占卜,更重要的是教人处世的智慧。比如"谦卦"说做人要谦虚,"益卦"讲帮助别人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很实在的生活道理。
最打动我的是书中"易"这个字包含的意思。它告诉我们世界永远在变化,所以人也要学会变通。这个观点让我看待问题更灵活了。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穷则变,变则通"这句话。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学者研究《周易》。它不只是算命的书,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书里那些卦象和爻辞,其实都是在教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人生最迷茫的时候翻开《周易》,发现它讲的都是些循环往复的道理。我28岁了,知道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但还是会为得失焦虑。乾卦说"亢龙有悔",可人在顺境时哪会想到这些;坤卦教人要柔顺,但现实逼着人必须强硬。我明白阴阳消长的规律,可轮到自己的事情就看不透。卦象说"无咎"就是最好的结果,但人总想要更多。现在我遇到事情就习惯性起一卦,虽然知道改变不了什么,但至少能给自己一个解释。有时候觉得这些卦辞就像人生的参考答案,看得懂但做不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