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米德尔马契
米德尔马契

米德尔马契

乔治·艾略特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米德尔马契》是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2年。 该书中有两条贯穿其中的主线:一为少女多萝西娅的婚姻悲剧与理想的破灭,一为青年医生利德盖特爱情与事业的双重挫折与失败。在这两大主线之中,作者运用了对比、平行以及重复等多种描写手法,从而将两条主线交织在一起,把书中的众多人物,如费瑟斯通、布尔斯特罗德、高思一家等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人生写进小说,突出了“社会挫败人”这一大主题。
更多
书评  · 1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66722
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被很多人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但真正读起来却让人感到困惑和疲惫。这本书的问题在于它试图做的事情太多,结果哪个部分都没做好。故事主线围绕多萝西娅和利德盖特展开,但中间塞进了太多不相干的人物和情节,导致整个叙事变得支离破碎。 人物塑造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多萝西娅的婚姻选择和精神追求占了大量篇幅,但她的性格转变缺乏说服力。一开始她是个理想主义的年轻女孩,后来突然变成了一个现实主义的成熟女性,中间的过程几乎被省略了。利德盖特的医学事业和婚姻危机写得详细,但这些内容和其他角色的故事几乎没什么联系。书里还出现了几十个次要人物,他们的故事线要么没头没尾,要么和其他部分格格不入。 最让人困扰的是艾略特无处不在的评论和说教。每当故事进行到关键处,作者就会跳出来发表长篇大论,谈论社会问题、道德困境或者人性的本质。这些内容本身也许有道理,但它们打断了故事的连贯性。读者刚对某个情节产生兴趣,就被迫停下来听作者讲课。这种做法让整本书读起来像是一本社会学论文,而不是一部小说。 小说的结构也存在问题。前半部分节奏缓慢,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米德尔马契小镇的日常生活。到了后半部分,作者似乎突然想起来要推进剧情,于是各种戏剧性事件接踵而至,但处理得都很仓促。很多重要情节的转折缺乏铺垫,让人感到突兀。比如多萝西娅的第二次婚姻,整个过程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就完成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语言的复杂性。艾略特喜欢使用长句和复杂的句式,这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很多时候需要反复阅读同一个段落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这种写作风格让阅读体验变得很累,特别是当内容本身并不那么吸引人的时候。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38884
没有经历过维多利亚时代婚姻困境的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米德尔马契》中那些看似平淡却暗流汹涌的日常;但任何一个渴望理解人性复杂性的现代读者,都必须反复研读这部作品。人们可以说自己不喜欢《米德尔马契》,因为它过于琐碎冗长;但世界文学史必须为它保留位置,否则就证明我们失去了洞察人性本质的能力。这些评价或许显得武断,但在人类情感那更为绝对的复杂性面前,任何武断都显得苍白无力。 在乔治·艾略特笔下,每个角色都经历着精神上的异化与觉醒。多萝西娅的婚姻像一场缓慢的窒息,利德盖特的理想被现实一点点蚕食,布尔斯特罗德在道德困境中苦苦挣扎。这些人物在步入婚姻或事业之前,都怀着某种崇高的理想主义;而当他们真正置身其中时,才发现理想主义不过是包裹着现实苦涩的糖衣。生活本身什么都不是,追求意义的过程没有意义,如果有,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无意义来认识自我,而非执着于某种虚构的完美结局。 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枷锁摧毁了每个本该自由成长的灵魂,而这种摧毁,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存在主义危机。是社会规范让这些年轻人变得世故、妥协、麻木,让他们再也无法保持最初的纯粹,也让他们在余生中不断咀嚼着年轻时做出的错误选择。艾略特以惊人的洞察力展现了这种精神困境,她笔下的每个角色都像被钉在标本盒里的蝴蝶,美丽却永远失去了飞翔的可能。 然而,这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我在阅读时不断想到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我们面临的困境同样严苛,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复杂,为何却少见如此深刻的精神危机描写?这或许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有关。维多利亚时代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剧烈碰撞中,旧道德与新思潮的冲突造就了独特的心理张力。而当代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反而让人们在适应中找到了某种平衡。就像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写:"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种永恒的困境超越了时代限制。 艾略特的伟大之处在于,她不仅描绘了困境,更展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韧性。多萝西娅最终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却获得了更为珍贵的现实智慧;利德盖特失去了年轻时的抱负,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妥协不是失败,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胜利。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光明与黑暗的对抗不是以光明战胜黑暗告终,而是产生第三种东西。" 在叙事手法上,艾略特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显微镜式"写作。她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放大观察,从中提炼出普遍的人性真理。这种写法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惊人的能量。就像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她用精确的语言记录着人类情感的每一次波动,每一个转折。这种写法在今天看来或许不够"戏剧化",但它所达到的心理真实度,却是许多追求表面冲突的作品难以企及的。 《米德尔马契》最震撼人心的,是它对"平凡人生"的礼赞。在这个崇尚英雄叙事、追求戏剧性冲突的时代,艾略特提醒我们:真正的伟大往往存在于最普通的生活中。一个女人的婚姻选择,一个医生的职业挫折,一个商人的道德困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故事,却构成了人类最本质的精神图景。当我们放下对"非凡"的执念,反而能看见生活中最深邃的真相。 作为读者,我们或许永远无法完全理解维多利亚时代人们面临的具体困境,但通过艾略特的作品,我们得以窥见人性中那些超越时代的永恒命题。在这个意义上,《米德尔马契》不仅是一部关于特定时代的小说,更是一面映照人类普遍处境的镜子。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不在于达成某个既定目标,而在于在追寻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那个过程本身。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米德尔马契》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