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
描写一贵族私生子涅日丹诺夫与纯洁姑娘玛丽安娜从“牵手”到“分手”的过程,以及自杀临终前要求玛丽安娜与有相同信念的索洛明“牵手”的动人场面。
今日下载限额:/3
原文
373.32KB
点击下载
译文
472.20KB
点击下载
对比版
768.80KB
点击下载
仅支持下载EPUB格式
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处女地
知书房
处女地
伊凡·屠格涅夫
著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文学
小说
描写一贵族私生子涅日丹诺夫与纯洁姑娘玛丽安娜从“牵手”到“分手”的过程,以及自杀临终前要求玛丽安娜与有相同信念的索洛明“牵手”的动人场面。
更多
书评
·
13
发表书评
知书客548334
这片160年前开拓的处女地,至今仍映照着我们内心的荒芜。屠格涅夫笔下那些在泥泞中前行的改革者,何尝不是每个时代追梦人的缩影?理想如同初春的薄冰,美丽而易碎。但正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让平凡的生命折射出不朽的光芒。生活的泥沼终将吞噬所有人,区别在于——有人选择在沼泽里种下莲花。现在的我们读着旧时代的故事,却读出了当下奋斗的真谛。
知书客861510
这本书我看不懂。
知书客553122
终于读完了这部号称"俄罗斯乡村史诗"的《处女地》。说实话,读屠格涅夫的作品从来都不是件轻松的事,但这次却让我感到特别自豪——为我们能读到如此深刻的俄国文学而感到自豪。虽然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节奏太慢,但这就是屠格涅夫的魅力所在啊!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译本。相比市面上其他版本,这个译本对俄语特有的那种绵长句式和乡村气息的把握相当到位。虽然偶尔还是会遇到一些略显生硬的表达,但整体上把屠格涅夫笔下那种忧郁而深沉的气质都传递出来了。记得有个段落描写草原上的落日,译者竟然用"燃烧的绛紫色"来形容晚霞,这种大胆又精准的翻译让我拍案叫绝。 说到内容,《处女地》讲述的是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的故事。主角涅日达诺夫是个典型的俄国知识分子,怀揣着改革理想来到乡村。屠格涅夫用他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俄国乡村社会的全景图:从地主到农民,从保守派到激进分子,每个人物都鲜活得像要从书里走出来。特别是对玛丽安娜这个人物的塑造,那种在传统与现代间挣扎的俄罗斯女性形象,简直让人过目难忘。 我特别喜欢屠格涅夫描写自然景色的段落。那些关于草原、森林、河流的描写不只是背景,更像是另一个主角。读着读着,仿佛能闻到黑土地的气息,听到白桦林的沙沙声。这种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写法,后来影响了多少俄罗斯作家啊! 不过要提醒初次接触屠格涅夫的读者,他的叙事节奏确实比较慢热。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和哲学思考可能会让习惯了快节奏阅读的人感到吃力。但正是这种从容不迫的叙事,才让最后的情感爆发更具冲击力。当读到涅日达诺夫在改革理想与现实困境间痛苦挣扎时,那种震撼是其他快餐文学永远无法给予的。 作为一部反映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社会矛盾的作品,《处女地》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性,更在于历史性。屠格涅夫用他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那个特殊时期俄国社会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俄罗斯民族性格有更深的理解——那种深沉、忧郁又充满理想主义的气质,至今仍在俄罗斯文学中延续。 虽然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书中人物的对话太过哲学化,不太"接地气",但这就是屠格涅夫的风格啊!想想看,能把乡村生活写得如此富有诗意和哲理,除了他还有谁?每次重读《处女地》,都会有新的收获。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最真实的光与影。
知书客371150
这片所谓的"处女地"上,满是虚伪和堕落。那些自诩的改革者,不过是在进行一场可笑的表演。他们高喊着改变,实际行动却自私又懦弱。故事里的理想主义者最终都失败了,证明了这种社会改良根本行不通。整本书充满悲观和绝望,让人看不到希望。屠格涅夫想告诉我们,这种改革注定徒劳。当时的俄国社会确实很糟糕,但更糟糕的是这些所谓的救世主,他们才是阻碍进步的最大障碍。
知书客919048
"俄罗斯民族的伟大未来,比任何个人的呻吟更重要。"
查看更多书评
目录·41
关于我们
引言
题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推荐阅读
堂吉诃德
知书房
堂吉诃德
苔丝
知书房
苔丝
悬崖
知书房
悬崖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
知书房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
一千零一夜
知书房
一千零一夜
在少女们身旁
知书房
在少女们身旁
@《处女地》由
知书房
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