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戴礼记
知书房
大戴礼记
戴德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92
发表书评
古之礼仪讲究修身养性,重在明德亲民。今之礼仪流于形式,徒有其表而无其实。古人以礼制心,如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将礼仪视为立身之本。今人视礼仪为繁文缛节,能省则省,能简则简。
读戴德《大戴礼记》,深感其中蕴含的处世智慧至今适用。比如谈到待人接物,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这与现代人际交往的核心不谋而合。谈到个人修养,提出"君子慎其独",即使在独处时也要谨言慎行,这比现代人戴着面具做人的虚伪强得多。
书中记载的冠婚丧祭之礼看似繁琐,实则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比如丧礼中"哭踊有节"的规定,既表达哀思又不失体统,远比现在某些人借丧事大操大办要合理。婚礼中的"六礼"程序,确保婚姻大事郑重其事,不像现在闪婚闪离这般儿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戴礼记》对教育的重视。书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与现代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全一致。又提到"教学相长",师生互相促进,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被奉为圭臬。
今人读《大戴礼记》,不应只看到那些繁复的仪节,而要领会其中蕴含的处世智慧。古人通过这些礼仪规范,培养的是内外兼修的君子品格。相比之下,现代人虽然物质丰富,精神世界却显得贫乏。
《大戴礼记》记录的是古代圣贤的言行。戴德编撰这本书是为了保存礼制。里面的内容实用,不是空洞的理论。比如教人如何修身,如何治国。语言很简单,但道理很深。看这本书不会觉得累,反而越读越有精神。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觉得《大戴礼记》也能让人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礼制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让社会更好。现在看来,书中的思想依然有用。
《大戴礼记》号称传承儒家正统,细读却觉可疑。戴德所辑八十五篇,今存不过半,残缺如此,何以言"完备"?其中《曾子立事》等篇,文字板滞,与《小戴礼记》灵动之风相去甚远。更可疑者,其内容多与《荀子》《韩诗外传》雷同,究竟是辑录古义,还是杂抄成书?汉代经师好托古自重,此编难保不是为立学官而作。当五经博士争立门户之时,这般"礼记"恐怕只是权力博弈的注脚罢了。
礼之大者,华夏之光!
戴德真的能读懂礼记本意吗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