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事忠告
知书房
三事忠告
张养浩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0
发表书评
为官之道,其要在忠。张养浩《三事忠告》一书,将居官、牧民、事上三事剖析得淋漓尽致。书中字字珠玑,皆是宦海沉浮中淬炼出的真知灼见。我每读至"居官以正己为先"处,未尝不掩卷长思。今日官场中,多少人将这句话抛诸脑后,一味钻营,实在令人扼腕。忠告之言,看似老生常谈,实则字字千钧。那些为官清廉者,往往被讥为迂腐;而那些贪墨之徒,反倒被称为通达。这种颠倒,正是世道浇漓的明证。书中论及"牧民如养子",此语最得我心。为官者若真能将百姓视如己出,何愁天下不太平?可惜当今之世,能体察此心者十无一二。张公此书,不仅是为官者明镜,更是医治官场痼疾的一剂良方。读之愈深,愈觉其味隽永。
读《三事忠告》,如闻张养浩临轩面命,言简而意赅,三卷分明如三叠屏风——居官当似持玉卮,牧民须如抚幼犊,事君慎若履薄冰。其言官箴也,鞭辟近里,不尚空谈,每于"钱谷刑名"细微处见真章;论民政则恻隐流动,如《风宪忠告》"察隐微如观火"一语,直抵汉唐循吏骨髓;至若《庙堂忠告》,非徒教条陈列,实将三十年枢廷阅历熔铸其中,若"谏君当存其体而攻其失"之说,较之吕诲《辨奸论》更具实操。今人治吏道者,或可佐以《州县提纲》观其细则,辅以《实政录》考其流变,然终不若此书面命耳提之亲切。尤叹元代政书多浮泛,独此册字字从心窝里掏将出来,连装帧线缝间都透着股热腾腾的官箴真气。
古代官员为政,重在修身正己,明德亲民,克己奉公。现代官员从政,重在升官发财,谋取私利,贪图享乐。古代官员注重道德操守,如张养浩,居官清廉,家无余财,人皆称其贤。现代官员视官场为名利场,为求晋升,阿谀奉承,丧失原则,实为官场败类。
读元代张养浩《三事忠告》,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书中论为官之道,首重廉正。官员须持身以正,处事以公,不可贪图私利。其次是勤政爱民。官员当体察民情,勤于政务,不可懈怠玩忽。最后是谨慎处事。官员须明辨是非,权衡利弊,不可轻率妄为。
书中具体事例,如论及吏治腐败,指出贿赂公行则法纪废弛。论及民生疾苦,强调赈灾救荒乃为官本分。这些道理,今日看来尤为深刻。当下官场风气不正,贪腐频发,每思此状,有识之士无不扼腕叹息。
《三事忠告》所言为官三事,实为做官根本。官员若不以此为戒,不行此道,是为无德无能之辈,虽居高位,亦与市井小人无异。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让我在深夜里反复摩挲书页。张养浩的《三事忠告》就像一位穿越时空的老者,用他沉淀了七百年的智慧,轻轻叩击着现代人浮躁的心灵。那些关于为官、治家、修身的箴言,在今天读来竟依然字字如金。
宦海沉浮时最该放在案头的书。每当我被职场纷扰搅得心神不宁,就会翻开那些已经泛黄的段落。"居官以正己为先",这六个字像一盆冷水浇醒梦中人。在这个人人都想走捷径的时代,张养浩却告诉我们,守住本心才是最大的捷径。我常在深夜批阅文件时想起这句话,手中的红笔不觉就放慢了几分。
他笔下的为官之道,其实就是做人之道。"不欺君,不卖法,不害民",这三句训诫放在今天,依然能让多少人心头一颤。记得有次项目面临抉择,我默默把书翻到这一页,最后选择了那条更难走的路。后来证明,这份坚持竟成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最打动我的是那些关于"慎独"的教诲。张养浩说"独处时更要谨慎",这让我想起现代人刷手机到深夜的孤独时刻。我们总以为没人在看就可以放纵,却忘了自己的良心始终在场。读到这里时,我默默关掉了正在浏览的娱乐页面。
书中那些治家的智慧,如今都成了我的生活准则。"俭以养德"四个字,让我重新审视了购物车里的奢侈品。现在每次想冲动消费时,眼前就会浮现张养浩摇头的样子。说来有趣,践行这些古训后,银行卡的余额反而渐渐丰盈起来。
七百年的时光没有让这些文字蒙尘,反而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晶莹剔透。我常想,若是每个为官者都能枕着这本书入眠,若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在人生岔路口遇见这些箴言,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不太一样?但转念又想,改变世界或许太难,不如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就像书里说的:"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
每次重读都会发现新的感悟。上周翻到"处事不以聪明为先"那段时,忽然明白了这些年职场碰壁的原因。我们太想展现自己的聪明,却忘了有时候藏拙才是真智慧。合上书页时,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带着古老的智慧悄然开始。
古人居官,以忠君爱民为第一要义,如张养浩《三事忠告》所言"居官守法,持身端谨",字字皆从肺腑流出。今之仕宦者,多为利禄奔走,既得高位,便忘初心,甚至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与张公所言相去何止千里。每读《三事忠告》,未尝不掩卷长叹,今昔对比,令人扼腕。
张公所言"为政以德"四字,看似老生常谈,实则道尽为官真谛。今人崇尚权术,以为得计,殊不知德之不修,终将自食其果。我常观地方官员,有些初入仕途时尚存几分书生意气,数年之后便沾染官场习气,对上谄媚,对下苛责,全然忘却了"爱民如子"的古训。张公在《牧民忠告》中详述亲民之道,如今读来,犹如一剂清醒药,唤醒为官者那点未泯的良知。
尤为可贵者,《三事忠告》不仅言理,更重实用。其论交接、论约束、论禁戒,皆从实际政务出发,绝非空谈。记得书中论及"慎刑"一节,言"不可轻用刑具",此语在今日犹具深意。我曾目睹某些官员滥用职权,动辄以势压人,与张公所言"待下以诚"背道而驰。读此书时,常觉字字皆可作今日官场箴规。
如今世风日下,官德不彰,更显得《三事忠告》之可贵。张公所言"居官七要",今日能有几人践行?倒是那些钩心斗角、结党营私之术,在官场大行其道。每思及此,不禁为张公一片苦心感到惋惜。此书不独为官者当读,凡有志于匡正时弊者,皆宜置于案头,时时省览。若能将书中道理付诸实践,何愁吏治不清明?只可惜当今之世,能真心研读此书者,恐怕不多矣。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