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
郑志
郑小同

郑志

郑小同  

三卷。补遗一卷。三国魏郑小同撰。小同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东汉着名经学家郑玄之孙(一说为郑玄子)。其生卒年月及字号均不详,据说郑玄因其手纹似己,取名小同。郑玄博学多才,尤以精通经学而闻名乡里,高贵乡公曹髦时为侍中,后被司马昭疑其见己密函而鸩杀。郑玄生前门徒众多,卒后,其弟子追论师说及应答,作《郑志》八卷,又各授门徒相互应答,成《郑记》六卷(《后汉书·郑玄传》)。后郑小同继承其祖之学,更有所心得,在原八卷的基础上,综合《郑记》等增编为《郑志》十一卷,题以己名。故《隋书·经籍志》记载为“《郑志》十一卷,魏侍中郑小同撰。”其书至宋时已佚,今见三卷本《郑志》,不知何时由何人辑录。清修四库全书时,因其所辑未尽,又从诸书中详加采录,得《郑志》及《郑记》遗文数十条,附录于后,成《补遗》一卷。现存有《郑学五种》本一种,《郑学十八种》本四种,《高密遗书》本一种,另有单行清抄本一种,刻本二种,聚珍版丛书本二种,《郑志疏证三卷补遗一卷》清雷雨人撰,属稿本。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63710
从《郑志》中读来,随着阅历的加深,越发体会到其中深意。人总是很难看清自己的处境,其中关于为官之道的论述,确实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最迷茫的时候。这也许就是现实的写照。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确实宋代文人在仕途进退上思考很多。从文中,能看到大宋官场的复杂,也能理解士大夫的进退两难。只是这官场浮沉难以预料,能明白其中规律,但世事总是无常。虽是古代官场,也可以对照当下的职场环境,反思自己的选择,理解身边的利益关系,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89536
郑志的思想体系与易经、道德经的核心理念相通。这体现在他对社会秩序的理解上。他看到的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其中上位者与下位者之间存在能量流动。上位者需要不断吸收下位者的能量来维持自身存在,下位者则需要向上输送能量来换取生存空间。这种结构本质上是不稳定的。 从物理角度看,这种系统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上位者获得越多,下位者损失就越多。当能量差达到临界点,系统就会崩塌。郑志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缓冲机制。他主张上位者应当主动释放部分能量,形成循环流动。这就像水库需要定期泄洪一样。 郑志特别强调时间因素。他认为任何制度都会随时间衰退。初期有效的管理方法,后期可能变成阻碍。因此需要定期调整。这种观点与易经的变易思想完全吻合。他建议的调整方式是渐进式的,反对突然变革。这符合自然界的渐变规律。 在具体操作层面,郑志注重实际效果。他提出的方法都是可执行的,没有空谈理论。比如在人才选拔上,他看重实际能力而非虚名。在资源分配上,他主张按贡献分配。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维持系统稳定。 郑志对权力本质的认识很深刻。他认为权力像水流,会自然向低处汇集。当权力过度集中时,就需要人为疏导。他的疏导方法讲究技巧,不是简单削弱。而是通过制度设计,让权力在流动中保持平衡。 郑志的很多观点来自实际观察。他注意到过度干预会导致系统僵化,完全不干预又会导致混乱。所以他主张有限干预。这种中庸之道与道德经的无为而治有相通之处。但郑志更强调主动作为,认为完全无为不可取。 郑志对人性有清醒认识。他知道人会趋利避害,所以制度设计要考虑人性特点。他反对理想化的制度,主张立足现实的改良。这种务实态度使他的理论具有可操作性。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5819
《郑志》这部书让我感到震撼。作者记录历史的方式很特别,他不用华丽的词藻,但每一句话都像刀子一样锋利。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完美的,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特别是那些细节描写,让人感觉不是在读历史,而是在看真实的人生。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它不回避人性的阴暗面。读者看完后会明白,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黑白对错。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8862
《郑志》作为中国宋代的一部珍贵文献典籍,以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和精妙的文学造诣,在中华文明的宝库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这部著作由南宋著名学者郑樵倾注毕生心血编纂而成,郑樵以其惊人的学术毅力和广博的知识体系,为后世留下了这部不朽的学术巨著。 郑樵是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目录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这位不慕荣利的学者隐居夹漈山三十年,潜心著述,最终完成了《通志》这部传世之作。而《郑志》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了郑樵对历史文献学的独到见解。特别令人敬佩的是,他打破了传统史学的局限,开创性地提出了"会通"的治史方法,这种超前的学术眼光至今仍让我们叹服。 这部著作最令人震撼之处在于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体系。郑樵将天文、地理、礼乐、文字、昆虫草木等二十个门类尽收其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阅读时,我常常被书中那些精妙的分类方法和严谨的考据功夫所折服。特别是《艺文略》《校雠略》等篇章,展现了郑樵在目录学上的卓越成就,为后世文献整理工作树立了典范。 郑樵的治学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他主张"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反对空谈义理。在《郑志》中,我们能看到他对史料的严谨考辨,对前人著述的客观评价。这种求真务实的学风,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显珍贵。每当我翻阅这部著作,都能感受到一位真正学者对知识的虔诚与热爱。 最令我感动的是郑樵在艰苦环境中坚持著述的毅力。据说他著书时"寒无毡裘,饥无粮食",却依然笔耕不辍。这种为学术献身的精神,让《郑志》这部著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蕴含着令人动容的人文精神。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郑樵的这种治学态度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这部著作堪称宋代文献学的巅峰之作。它不仅系统总结了前人的学术成果,更开创了新的治学方法。对于研究宋代文化的学者来说,《郑志》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也是一部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优秀读物。每次捧读这部著作,都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学者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2025年07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1337
怪书,装神弄鬼。烦、无聊、浪费时间。你看不懂,我也看不懂。白天看累,晚上看困。聪明人觉得幼稚,蠢人觉得高深。没钱时别买,有钱也别买。信它不如信自己,学它不如干实事。扯淡!
2025年07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