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
知书房
中庸
子思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88
发表书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废话连篇,毫无新意。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参透世情冷暖。
天地苍茫,中庸之道如雾中看花,似近实远。翻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仿佛触摸到了华夏文明最隐秘的脉动,却又在转瞬间消逝于指缝。两千年前的文字,今日读来依旧令人怅惘,那些关于"天命之谓性"的论述,那些"喜怒哀乐之未发"的境界,就像一面永远擦不干净的铜镜,映照出我们这些现代人灵魂深处的褶皱。
在孔庙的黄昏里,我曾长久凝视那块"中庸"的匾额。阳光斜斜地穿过古老的柏树,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子思当年写下这些文字时,可曾想到它们会成为后世永远解不开的谜题?"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多么宏大的愿景,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连自己内心的平衡都难以把握,又谈何让天地各安其位?
特别在读到"君子素其位而行"时,总忍不住苦笑。这个时代人人都被裹挟着向前奔跑,谁还能安于"素位"?地铁里匆忙的上班族,写字楼里熬夜的年轻人,菜市场讨价还价的主妇,谁不是在"素位"之外疲于奔命?子思笔下的理想人格,在今日看来竟像是一种奢侈的妄想。
最令人困惑的莫过于"诚者,天之道也"这一论断。在这个充斥着算法推荐、流量变现的时代,"诚"字似乎已经褪去了它神圣的光环。我们习惯于在社交媒体上精心修饰自己的生活,在职场中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当真诚成为一种稀缺品质,我们与"天道"的距离,是不是比子思那个时代更加遥远了?
但奇怪的是,越是迷茫,越会被这本小书吸引。就像在雾中行走的人,明知看不清前路,却还是忍不住要睁大眼睛。那些关于"慎独"的告诫,那些"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警示,总会在某个深夜突然浮现。也许正因为这个时代太过喧嚣,我们才更需要这种古老的智慧来安顿自己躁动的灵魂。
合上书页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映照着书架上那本泛黄的《中庸》,现代与古典在此刻奇妙地相遇。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读懂了子思,但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或许正如书中所说:"道不远人",只是我们走得太快,反而看不清脚下的路。在这片迷茫中,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还会继续陪伴着无数像我这样困惑的现代人,在传统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平衡。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