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宋录
平宋录
刘敏中

平宋录

刘敏中  

一名《大元混一平宋实录》,又称《丙子平宋录》。史书。元刘敏中撰。三卷。是书旧题杭州路司狱燕山平安庆撰,实为刊刻时未加详究之误。前有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郑琦、方回、周明三人之序。卷一、卷二记载元丞相伯颜率兵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九月至十三年五月攻下临安,及宋幼主北迁之事。与《元史·伯颜传》所载大致相符。但亦不乏可补史缺或据以考证史事之处。卷三有《元世祖封瀛国公诏》、《巴(伯)颜贺表》及追赠河南路统军郑江事,皆《元史》所遗,颇可资参考。书中于伯彦多有溢美之词,于元兵乱杀无辜等事却均未提及。《文渊阁书目》有《元平宋录》一部,未注卷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此书为十卷,不见传本。此书最早刊刻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另有1921年影印本,收入《墨海金壶》丛书。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85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86484
奇书,古人写的东西。看不明白。从前看也看不懂,现在看还是看不懂。聪明人看了浪费时间,平常人看了更浪费时间。倒霉的时候不读它,顺利的时候也没必要读。拜神不行,学佛更不行。学这些古代的东西不如自己想想事情。没意思的东西。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65374
有人从《平宋录》中看到元朝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有人关注其中记载的军事战略细节。而我阅读时更注意作者刘敏中如何客观记录宋元交替时期的社会变革。这本书不是简单的歌功颂德,而是详细讲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为元代官员,刘敏中既肯定元朝的胜利,也不回避战争的残酷性。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历史记录更有价值。今天我们读《平宋录》,应该学习这种严谨的治史精神。历史研究需要忠于事实,不能掺杂个人好恶。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39453
年纪渐长,越发能够体会历史典籍中蕴含的智慧。阅读刘敏中的《平宋录》时,我不禁思考:在朝代更迭的历史长河中,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值得铭记的?那些看似辉煌的征战与权谋,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相比,哪一个更接近历史的本质? 前些日子与一位研究宋史的老先生交谈,他提到《平宋录》最珍贵之处在于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评价历史时常常陷入的误区——要么过度美化,要么全盘否定。刘敏中笔下那些看似平淡的记载,反而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这种治史态度,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难得。 《平宋录》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记录了宋元之际的重大历史事件,更在于它保存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我们常说要以史为鉴,但往往只关注王侯将相的兴衰成败,却忽略了平民百姓的生存智慧。刘敏中笔下的细节,如市井小民的日常劳作、商贾的经营活动、文人的交游往来,这些看似琐碎的记载,反而构成了历史的血肉。 当下的历史研究,常常执着于宏大的理论框架和惊人的新观点。但重读《平宋录》,我发现最打动人的恰恰是那些不加修饰的平实记录。物质文明的遗迹会随着时间消逝,史书中的建筑会倒塌,器物会腐朽,但那些记载在竹帛上的人间百态,却能穿越时空与我们对话。这让我想起家中长辈常说的一句话:"看人要看平常时,读书要读平淡处。" 刘敏中的文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意。他记录杭州城破时的场景,没有刻意渲染悲壮,只是平实地描述市井百姓的反应。这种克制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小时候读史,总被那些轰轰烈烈的战役吸引;如今再读,却更关注战火中普通人的命运。父亲生前常说,真正考验人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读《平宋录》时,我愈发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历史研究的方法在不断革新,但《平宋录》提醒我们:无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对历史本身的敬畏之心不可缺失。书中那些看似枯燥的行政记录、赋税数据,实则是理解一个时代的关键。这就像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一生,不能只看他辉煌的时刻,更要看他在平凡日子里的选择与坚持。刘敏中笔下的历史,没有英雄史诗的壮丽,却有着更为持久的力量。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52026
说来惭愧,直到三十多岁我才第一次完整读完这本记录宋元鼎革的《平宋录》。作为一部元代官修史书,原本以为会枯燥乏味,没想到读完后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最让我惊讶的是它对历史细节的记录。书里写得很具体,比如元军攻打襄阳时用的回回炮,宋朝守将吕文焕如何坚守六年。这些细节让历史事件变得很真实,就像发生在眼前一样。我以前读史书总觉得很抽象,但这本书不一样。 书中的人物描写也很生动。比如写到文天祥被捕后的表现,他拒绝投降时的言行举止,读起来能感受到他的气节。还有写到南宋小朝廷在海上逃亡的狼狈,谢太后带着小皇帝投降时的无奈,这些描写让人物形象很立体。 对比我以前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发现有很多误解。以前总觉得宋朝灭亡是因为软弱,但书中记载的襄樊之战打了六年,常州守城战打得惨烈,说明宋人抵抗得很顽强。元朝的胜利不是轻易得来的。 最让我触动的是书中记录的亡国之痛。写到临安城破时的场景,皇室成员被俘北上的过程,读起来让人心情沉重。特别是看到那些誓死不降的忠臣,会觉得特别惋惜。书中没有刻意渲染悲情,但平实的记录反而更有力量。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宋元之际的看法。以前只觉得是两个朝代的更替,现在明白了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书中那些具体的人与事,让我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共鸣。历史书上简简单单的"宋朝灭亡"四个字,背后是无数人的生死抉择。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02630
记述平宋始末,史料价值颇高。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