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锦带书十二月启
锦带书十二月启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

萧统  

旧本题梁昭明太子萧统撰。陈振孙《书录解题》又云:梁元帝撰。此事俪语,在法帖中章草月仪之类。详其每篇自序之词,皆山林之语,非帝冑所宜言。且词气不类六朝,亦复不类唐格,疑宋人案月令集爲骈句,以备笺启之用,后来附会题爲统作耳。今刻本《昭明集》中亦有之,题曰《十二月启》,然《昭明集》乃后人所辑,非其原本,未可据以爲信也。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9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81955
从八月读到十月,花两个月看完了这本《锦带书十二月启》。最后两章讲的是节气习俗,我快速浏览了一遍。作者把每个月的变化写得细致,让人感受到季节流转的真实,读的时候好像自己也在经历那些日子。文字简单,但能准确传达四季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这种写法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好像跟着书里的时间一起生活。看完后,我对身边的时间流逝更敏感了。壬寅初冬读于杭州家中。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74255
谈及古代书信文学,总让人想起那些或典雅或激昂的传世名篇。但当我初次邂逅《锦带书十二月启》时,却被其中蕴含的另一种力量所打动——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之声,也不是文人雅士的闲情偶寄,而是带着泥土气息的生活智慧,是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生命力。 这部南朝梁代的作品,以十二月为序,每月一封书信,看似寻常的岁时记趣,却暗藏着一个普通人对生活的热忱与执着。我常常想象,那位不知名的作者在书写时是怎样的心境?或许是在某个微凉的清晨,蘸着晨露研磨;或是在烛光摇曳的深夜,伴着虫鸣伏案。这种想象让我意识到,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从来不是刻意为之的"作品",而是生命自然流淌的痕迹。 萧统在序言中说此书"虽无雕虫之巧,而有自然之美",这评价实在精妙。现代人追求文字的精致华丽,却常常失却了文字最本质的力量。《锦带书》中那些关于农事、节令的描述,看似平淡,却蕴含着惊人的生命力。"孟春启"中"冰泮鱼陟,农祥晨正"八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图景。这种文字的魅力在于,它不需要任何修饰,就像种子破土而出时的力量,朴素却不可阻挡。 最令我动容的是书中透露出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季冬启"中写道:"岁云暮矣,农事已休,可以卒岁,可以乐饥",面对严冬与饥寒,作者展现的不是抱怨,而是坦然接纳后的从容与希望。这让我想起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躺平",相比之下,古人在更为艰难的环境下,反而保持着更为健康的心态。这种反差令人深思: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承受挫折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细读文本会发现,作者对每个月的描写都暗含深意。二月写耕作,五月写收获,八月写贮藏,十一月写休整——这不正是人生的隐喻吗?奋斗、收获、沉淀、反思,循环往复。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职场经历,那些看似重复的工作,若能像农人对待四季般保持耐心与期待,或许就能在平凡中见出不平凡。 作为现代读者,我们与古代文本之间横亘着巨大的时空鸿沟。但《锦带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让这鸿沟消弭于无形。当我读到"仲夏启"中"梅雨沾衣,麦风入韵"时,仿佛能闻到那股混合着麦香与泥土气息的夏风;"孟秋启"中"葵藿倾日,蟋蟀鸣阶"的描写,又让人瞬间回到童年的乡下院落。这种超越时空的共鸣,正是文学最珍贵的馈赠。 在数字化阅读盛行的今天,重读这样的古典文本别具意义。它提醒我们:生活不应只有快节奏的碎片信息,还需要这种缓慢而深沉的浸润。每次翻开《锦带书》,都像进行一次心灵spa,那些简洁有力的字句,如同清泉般洗涤着被现代生活裹挟的浮躁心灵。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还展现了古人面对逆境的智慧。"季秋启"中"霜降水涸,岁功将成"的坦然,"孟冬启"中"寒蝉罢响,蛰虫坯户"的顺应,都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解的生存哲学。这对习惯于对抗、征服的现代人来说,不啻为一剂良方。有时候,接受比改变更需要勇气。 掩卷沉思,这部看似简单的月令书信,其实是一部关于如何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励志不在豪言壮语,而在日常坚持;不在惊天动地,而在细水长流。当我们在为各种成功学书籍趋之若鹜时,或许该回头看看这本古老的月令书——那里有更持久、更质朴的生命智慧。 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锦带书十二月启》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或许是:生活从来不易,但永远值得认真对待。就像农人相信来年春天一定会到来那样,我们也要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个当下,生命自会绽放它应有的光彩。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02925
文辞堆砌,徒有其表。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73191
古人写信讲究文采,每封书简都是一篇美文。《锦带书十二月启》就是这样一套书信范文,按月分类,教你如何把日常琐事写得典雅动人。现代人发微信只会用表情包,连完整句子都写不好,更别说讲究修辞了。古人写信注重格式,开头结尾都有固定套路,内容却充满真情实感。 这套书最实用的是教你根据时令变化调整书信内容。比如正月写新春祝福,五月写端午安康,九月写重阳登高。现代人过节只会群发复制粘贴的祝福语,完全没有个人特色。古人写时令书信,能把节气变化和人情冷暖结合起来,读来特别打动人。 书里还教你怎么根据收信人身份调整语气。写给长辈要恭敬,写给平辈要亲切,写给晚辈要关怀。现代人发信息不分对象,对老板和闺蜜都用同样语气。古人这套书信礼仪,其实特别适合今天的职场沟通。 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那些日常问候。问寒问暖,关心饮食起居,提醒添减衣物。现代人忙着刷朋友圈,却忘了最朴实的关心。古人用最简单的文字传递最真挚的情感,这种沟通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书信格式虽然古老,但其中的人情味永远不会过时。现在重读这些书信范文,依然能学到很多沟通技巧。关键是让我们重新思考,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该如何保持有温度的人际交往。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51171
读《锦带书十二月启》,别人都看文辞的华美,我却注意到里面的生活细节。十二月的变化,农事的安排,普通人的日子,作者写得真实。现在的日历只标节假日,古人却把每一天都过得认真。我们忙得忘了季节,书里却记着哪月该种豆,哪月该收麦。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对生活的用心,现在的人很少有了。读的时候会想起小时候老家过日子的样子,简单但是踏实。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