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两都赋
两都赋
班固

两都赋

班固  

班固著。见《班兰台集》,收于《文选》。作者在序文中说,长安父老,怨都洛邑,冀复都长安,故作此赋以明都洛邑之宜。赋中假设西都宾在东都主人前夸耀西都长安之形胜,建都后之繁华,四郊之富盛,宫室之壮观,特别夸耀昭阳殿之盛况;接写百寮官署、离宫苑囿之隆,又及武帝之求仙与羽猎、水嬉之愉悦。东都主人则指斥西都宾之惑于事理。他先述西汉建都于长安乃一时之计,后遇王莽作乱,光武帝方承古帝之功业遗制建都于洛邑;及于明帝,俭而不侈,一应礼仪以至田猎皆循制而已,唯重教化,致使德治之盛,无与伦比,四夷宾服,天下洽治。西都宾闻而慑服。最后,东都主人授西都宾以《明堂》、《辟雍》、《灵台》、《宝鼎》、《白雉》五诗。作者认为建都不该着眼于有利于统治者的穷极享乐,而该着眼于德化之行,长治久安,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赋中对光武帝、明帝极力称颂,最终规以节俭,是承西汉大赋之体制。全赋规模宏大,恣意铺陈夸张,是汉赋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18574
"两都赋,虽异代而同功,虽异体而同妙。"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65686
有人从《两都赋》中看到长安洛阳的盛世气象,也有人读到班固对奢靡生活的批判。我读它时,感觉像是站在城墙上看两座都城。一面是热闹的街市,一面是冷清的角落。这篇赋把繁华写得很具体,把衰败写得很隐晦。汉朝的强盛背后藏着危机,就像我们现在的生活。好的东西要传承,坏的东西要警惕。历史总是重复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学什么。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45859
《两都赋》的价值在于它记录了汉代都城建设的真实情况,虽然距离现在已经很久,但其中的经验仍然值得参考。在当时的条件下,长安和洛阳的城市规划展现了统治者的智慧,他们需要考虑军事防御、经济流通、人口管理等多个方面。班固用文字还原了这两座城市的盛况,让后人能够看到理想都城的样子。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些具体的描写。班固对长安市场的记录特别生动,他写商人如何讨价还价,写货物如何摆放,写各种小吃的气味。他对洛阳宫殿的描写也很细致,包括台阶的高度、柱子的花纹、屋檐的形状。这些细节让古代的都城显得很真实。 书中也有一些有趣的地方。班固在赞美长安时突然会批评它的缺点,在描述洛阳时会突然插入自己的感慨。他写皇帝出巡的场面很壮观,但也会写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些内容让整本书不那么死板,能看到作者真实的想法。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01885
赋写两都,志在千里!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11774
班固写下《两都赋》,把长安和洛阳放在一起比较。他说长安像壮汉,洛阳像淑女。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好。现代人总说北上广深,但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 长安是西汉的都城,城墙高大,街道宽阔。那里的人喜欢骑马射箭,性格豪爽。洛阳是东汉的都城,宫殿精致,园林优美。那里的人讲究礼仪,待人温和。 我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城市。北京很大,节奏很快。上海很精致,生活便利。广州很热闹,美食很多。深圳很年轻,机会很多。每个城市都值得慢慢体会。 班固写得很详细。他说长安的市场很繁荣,货物来自全国各地。洛阳的学校很多,学者们经常讨论问题。这些描写让我想到,一个城市的精神藏在它的细节里。 我开始收集关于城市的故事。西安的城墙,杭州的西湖,成都的茶馆,厦门的海滩。虽然我只去过其中几个地方,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今天下班路上,我特意放慢脚步。北京的秋天很舒服,天空很蓝,银杏叶开始变黄。同事说这个季节最适合散步,确实是这样。 街道两旁有老人在下棋,小孩在玩耍。这些平常的场景突然变得有趣。难怪人们会给城市起那么多外号:春城、冰城、山城、蓉城。 感觉对生活的地方多了一些了解。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