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73
发表书评
有人说诸葛亮打仗很厉害,但看《将苑》的时候我却很困惑。这本书讲了很多打仗的道理,可是现在又不打仗了,看这些有什么用呢?
《将苑》里说将领要有五种品质,要懂得天时地利。这些道理听起来都对,可是具体怎么做呢?书上写得很简略,没有说清楚。比如"知人善任"这一条,到底要怎么知人?怎么善任?诸葛亮自己用人就很厉害,可普通人怎么学得会?
书里还讲了很多排兵布阵的方法。我试着画了一下那些阵型,发现根本看不懂。古代打仗和现在完全不一样,这些阵法现在能用得上吗?我觉得可能连现在的军官都不一定用得上这些知识。
最让我困惑的是"将诫"这一章。诸葛亮说要爱护士兵,可是又说要严格。到底该怎么把握这个度?书上说得太简单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很难。
我看了一些现代人写的解释,发现大家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人说这本书是管理学的经典,有人说只是古代军事手册。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不完全对。
周末在家又翻了几页,看到"审因"这一章。诸葛亮说要根据情况变化战术,这个道理现在也适用。可是具体怎么审因?书上又没有细说。我越想越糊涂,干脆把书合上了。
朋友说这本书是经典,要我好好研究。可是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太抽象了。也许是我水平不够,也许这本书本来就很难懂。
武侯遗策,吾辈当效!
翻开《将苑》,总有种说不清的怅惘。那些治军之策、用兵之道,字字精妙,却像是隔着一层纱——诸葛亮写这些时,心里究竟作何感想?他明知蜀汉气数已尽,却执意要在竹简上留下这些注定无人践行的方略。最触动我的莫过于"将弊"篇,列举为将者的种种过失,读来竟像是在自责。这位鞠躬尽瘁的丞相,是否也在深夜独对烛火时,怀疑过自己的选择?那些缜密的兵法,终究敌不过天意弄人。
诸葛亮《将苑》号称将帅宝典,实则多为空谈。观其"将材""将器"诸篇,论将帅品格却尽是道德说教,于实战无半点裨益。"兵权"篇空言"制胜之术",连基本行军布阵都语焉不详。最可笑者,"谨候"篇大谈天象占卜,与《孙子兵法》的务实精神相去甚远。这般纸上谈兵的兵书,竟被后人奉为圭臬,实在令人费解。诸葛武侯若真以此治军,怕也难有街亭之败。后世儒生推崇此书,不过是慕其虚名罢了。
有人从《将苑》中读出了"兵者诡道"的谋略之道,有人则读到了"静以修身"的治军之要。而我翻开这部兵书时,仿佛看见一位严肃的军师站在沙盘前,用冷峻的目光剖析着战局。字里行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精准的战略判断和严密的军事逻辑。在这个崇尚速成的时代,这种系统而深刻的军事智慧尤为可贵。武侯的治军思想不仅适用于战场,更能给现代管理带来启示——克己自律方能为将,谋定后动方能制胜。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