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记
知书房
西游记
吴承恩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0
发表书评
一本神魔人情谱。
迷茫时读《西游记》,孙悟空告诉你:"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遇到困难时,唐僧教导你:"心诚则灵"。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猪八戒会安慰你:"吃饱了不想家"。感到孤独时,沙僧默默陪伴你:"师父在,徒弟在"。
面对强权时,孙悟空举起金箍棒:"齐天大圣到此一游"。遭遇不公时,你会想起:"真经无字,有字是假"。失去方向时,唐僧坚持:"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觉得前路艰难时,白龙马依然驮着行李继续前行。
取经路上八十一难,每一难都在说:"功到自然成"。火焰山前,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告诉你:"办法总比困难多"。女儿国里,唐僧的选择证明:"有所为有所不为"。真假美猴王的闹剧提醒你:"认识自己最重要"。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在《西游记》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实实在在的道理。
吴承恩写《西游记》,表面是神魔斗法,骨子里是人的挣扎。孙悟空大闹天宫何等威风,到头来还是被压五行山。唐僧慈悲,可没有金箍棒连白骨精都识不破。最精彩的是猪八戒,贪吃好色却活得真实,比满口佛法的沙僧有血有肉。取经路上神仙妖怪轮流登场,说到底都是人情世故。最后师徒成佛,可我觉得他们更像被磨平棱角的普通人。这本书把理想和现实都写透了。
古之圣贤著书,意在明道正心,导人向善。今人读《西游记》,多以为神怪小说,只图消遣,不解其深意。吴承恩作此书,实借取经之事,阐发人生至理。唐僧师徒四人,各有象征。孙悟空代表心性,猪八戒代表人欲,沙和尚象征本性,白龙马则是意志。他们一路西行,降妖除魔,实为修心炼性之过程。
古人读书,重在领会其中道理。今人看《西游记》,往往只记住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热闹情节,却忽略了作者的本意。书中八十一难,每难皆有寓意。如三打白骨精,实言世人常为表象所惑;火焰山一节,暗喻嗔怒之害;狮驼岭故事,直指权欲之毒。这些道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今人处世,多似书中妖魔。或贪如黄袍怪,或诈如白骨精,或暴如牛魔王。世人争名逐利,恰似群魔乱舞。反观唐僧,虽手无缚鸡之力,却因持守正道,终能化险为夷。此中深意,值得深思。
书中佛法与道法的较量,实为心性之争。孙悟空从大闹天宫到成佛作祖,正是由迷转悟的过程。今人读此书,当思自身心性如何。若只图热闹,不究其理,便是辜负作者苦心。
神仙打架,人遭难。
查看更多书评